汇编作者:金茂律师事务所 韩正 律师 施君 律师 李奕轩 律师助理
摘要:金茂律师事务所长年耕耘于跨境金融领域,帮助企业在该领域进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以及解决方案设计。我们将持续关注跨境金融领域行业动态、国内外法律法规以及最新监管案例,并进行分享。
目录
一、行业动态
1、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对JBATA关于Euroyen TIBOR咨询意见的发表声明
2、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完成了其关于去中心化金融的政策建议
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
二、监管政策
1、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
2、金融稳定委员会和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发布了针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错配漏洞的政策
3、国务院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
4、香港金融管理局就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展开咨询及宣布推出「沙盒」安排
三、金融数据
1、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9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
2、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3、欧盟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最低要求
4、央行上海总部:11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1.07万亿元 同比增长6.1%
一、行业动态
1、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对JBATA关于Euroyen TIBOR咨询意见的发表声明
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对JBATA最近就Euroyen TIBOR咨询公开评论以及日本金融厅(JFSA)随后的表态发布了一份声明。JBATA于2023年9月30日结束了有关永久停止Euroyen TIBOR及停止的时间安排的公开咨询。JBATA将于2024年3月31日发布完整的咨询结果,并正式决定是否停止发布Euroyen TIBOR。JFSA建议,如果于2024年12月31日决定永久停止Euroyen TIBOR,市场参与者应在最迟于2024年6月底之前避免参与以该基准为参照的新交易。声明澄清了这些进展不会触发与ISDA协议和补充相关的备用方案,并仅供信息目的,不构成法律建议。(来源: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 网站)
2、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完成了其关于去中心化金融的政策建议
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发布了其关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最终报告,其中包含九项政策建议。这些建议旨在通过在成员司法辖区内促进监管框架的一致性,解决与DeFi相关的市场诚信和投资者保护问题。建议涵盖了理解DeFi安排、实现共同的监管标准、识别和管理风险、确保清晰披露、执行适用法律以及促进跨境合作等方面。这些DeFi政策建议与于2023年11月发布的加密和数字资产(CDA)市场政策建议相辅相成,与IOSCO的2022/2023年加密资产路线图保持一致。IOSCO强调了监测实施、增强能力建设和提供技术援助的重要性,以应对各司法辖区在处理与加密资产市场和去中心化金融相关的风险方面的不同准备阶段。(来源: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 网站)
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其中提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网站)
二、监管政策
1、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
为提升银行保险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修订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制定了新的《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办法》),将于2024年7月1日起生效。《办法》强调明确风险治理和管理责任,规定风险管理基本要求,细化管理流程和工具,完善监督管理职责,并附有详细的解释和示例。同时,《办法》废止了之前的相关文件,未来将由金融监管总局加强指导,促进银行保险机构提升操作风险管理能力。(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网站)
2、金融稳定委员会和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发布了针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错配漏洞的政策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已发布修订后的政策建议,解决开放式基金(OEFs)中的流动性错配漏洞问题。这些建议面向金融监管机构,旨在通过明确基于资产流动性类别的赎回条款,加强OEFs的流动性管理。与此同时,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发布了有关反稀释有限赎回机制(LMTs)的最终指导,以支持对集体投资计划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建议进行一致和有效地实施。FSB和IOSCO计划通过在2026年底进行一次库存核查,以及在2028年进行对改革的全面评估,来审查成员司法辖区在实施这些措施方面的进展。(来源: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 网站)
3、国务院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快速发展,对于活跃交易、繁荣市场有着重要作用,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将非银行支付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进行监管,旨在促进非银行支付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更好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满足用户多样化支付结算需求等作用。(来源:跨境金融50人论坛 微信公众号)
4、香港金融管理局就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展开咨询及宣布推出「沙盒」安排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联合发布了一份公众咨询文件,旨在收集有关监管稳定币发行人法规的建议。考虑到稳定币在Web3和虚拟资产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传统金融体系与虚拟资产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政府提出了建立监管制度的需要。建议主要包括引入新法例设立发牌制度,规定只有指定持牌机构能提供购买法币稳定币服务,禁止推广非持牌发行人的法币稳定币发行,赋予当局调整监管范围的权力,以及提供过渡安排以促进监管制度的顺利实施。金管局还计划推出监管期望的“沙盒”安排,以促进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参与和提供合规指导。(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 网站)
三、金融数据
1、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9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
截至2023年9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171040亿元人民币(23829亿美元),期限结构中中长期外债占44%,短期外债占56%,其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6%。按机构部门划分,银行外债占42%,其他部门(含关联公司间贷款)占37%。按债务工具划分,债务证券占28%,贷款占16%,货币与存款占22%。按币种结构,本币外债占45%,外币外债占55%。在外币登记外债中,美元债务占84%,欧元占7%,港币占4%,日元占2%,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3%。(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网站)
2、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在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为628亿美元,主要由货物贸易顺差和二次收入顺差推动,而服务贸易和初次收入逆差部分抵消。同时,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为623亿美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较大。前三季度的整体情况显示,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为2090亿美元,主要由货物贸易顺差带动,服务贸易逆差和初次收入逆差略有抵消。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为1890亿美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数据还以特别提款权(SDR)计值,突显了中国在SDR计值下的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状况。(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网站)
3、欧盟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最低要求
欧洲银行管理局(EBA)今天发布了其关于流动性措施的报告,该报告对欧盟目前实施的流动性覆盖率要求进行了监测和评估。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欧盟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LCR)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最低要求之上。然而,在本次审查期间,该比率的组成部分出现了重大波动,主要是由银行资金存款分配的变化和中央银行流动性的持续减少造成的。与本币LCR不同,欧盟银行的外币LCR保持在100%以下。(来源:欧洲银行管理局 网站)
4、央行上海总部:11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1.07万亿元 同比增长6.1%
12月20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11月份上海货币信贷运行情况:一、人民币贷款增加638亿元,外币贷款减少3亿美元;二、人民币境内企(事)业单位经营贷款增加148亿元;三、人民币存款增加3353亿元,外币存款增加52亿美元;四、人民币个人定期存款增加439亿元,境内非金融企业协定存款增加804亿元。(来源:上海金融官微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