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章
与DCEP之战相比,中美贸易战就像小孩子滋水枪

作者:金茂律师事务所  金文玮 

10月28日,黄奇帆在2019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说中国人民银行拟发行数字货币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这消息一瞬间点燃了朋友圈。笔者认为如果DCEP真的发行,那么中美的货币战争将正式打响,与货币战的烈度相比,中美贸易战简直就像小孩子在滋水枪。

1.什么是数字货币?

根据英文直译,DCEP就是“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方式”,现在大家体验的在线支付其实是“货币数字化”——“货币数字化”和“数字货币”,不仅是语序的前后对调,而是本质的区别。

货币数字化,其本质是真实的货币以数字化形式表现出来——好比10元纸币放在你口袋里,就是实物表现形式,存到银行里记在你账户上就是数字化表现形式,但本质上你得先有10元钱,而后才有数字化。

而数字货币,本身并不是真实的货币,它的发行本质上并不需要有对应的实际货币——越是与现实世界相脱离的数字货币,其与现实货币的对应关系越是弱,具体可以参照很多游戏中的“金币”。当然,有野心的数字货币经常会通过与真实货币的兑换率锚定价格,比如当年腾讯就以与人民币1:1作为Q币的零售价格。

2.什么是DCEP?

按照黄奇帆的说法,DCEP是由央行发行的主权数字货币,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

首先,主权数字货币是迄今为止从未出现过的事物。到目前为止,所有数字货币的发行方都是企业或组织。比特币的发行靠“挖矿”(完成数学题获取奖励),完全无视与任何货币的对应关系,不过发行无视与真实货币对应关系并不妨碍其转让过程中与真实货币有对应价格;Libra希望参照一揽子国际货币锚定价格,虽然经过与国会谈判后,美元比重增加到50%,但毕竟参照了一揽子货币,仍算不得主权货币。如果DCEP由央行发行,那么将是全球第一个由国家中央银行发行的,带有主权属性的数字货币。主权数字货币必定会受国家货币政策影响,也必定是国家货币工具的组成部分——所以主权数字货币不仅仅是其货币信用相对于企业发行的数字货币更有保证这一个意义。

其次,M0即“流通中现金”,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如果DCEP的定位是M0替代,那么它应该是一款用于流通、结算的数字结算工具或者说结算系统,其与人民币有兑换关系,但独立于人民币以外发行。基于它独立于人民币以外发行的特点,DCEP的流通可以无需通过银行结算(当然,如果考虑到DCEP由央行发行,也可能选择通过银行进行结算)——如果DCEP基于区块链技术,那么真的就可能无需通过银行了。

3.DCEP意味着什么?

DCEP意味着中国正在谋求实质性推进人民币的国际支付地位。

中国银行结算系统已经相对成熟完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广泛使用其实也是建立在银行结算系统完善的基础上,如果银行依然停留在“纸币+珠算+手写凭证”的阶段,那第三方支付也就无从谈起了——笔者有客户在东南亚开展金融业务,其一直吐槽东南亚地区糟糕的银行系统导致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本无法开展业务。

既然如此,那么如果中国在国内推行DCEP这样的结算系统,明显属于重复建设,根本毫无必要。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DCEP不是为中国国内搭建的,而是为中国境外的国家和地区搭建的,尤其是银行系统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重点应该就是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和地区。

考虑到DCEP可以独立于银行系统外进行流通与结算,在那些国家和地区中银行覆盖不到的地方完全可以依靠DCEP系统进行日常流通结算,而结算完的DCEP又可以统一与当地银行进行货币兑换。

由于DCEP是主权数字货币,其兑换的就是人民币,DCEP的持有者只能通过先兑换人民币,而后兑换当地法币的方式获取现实货币,这无形中增加了当地银行持有的人民币数量——相当于该国增加了人民币外汇储备。如果人民币成为多国的重要外汇储备(先别提主要外汇储备),那么对推动人民币国际支付地位无疑是有莫大意义的。

4.DCEP为什么会挑起货币战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忽然发现(或者早就意识到)其实他不再需要辛苦的从事生产来创造财富了,全球流通的美元就是他的财富,印出来的美元可以在全球购买产品——美国通过美元支付体系在全球的建立,确立了全世界向其贡赋的模式。所以,维护美元在全球唯一强势货币地位是美国的头等大事,因为一旦美元失去唯一强势货币地位,那么就可能意味着美国的衰弱——不过,美国拥有着强大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体系,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还有着科技的积累,是否真的会衰弱还真说不准——至少过得没那么舒坦了。

美元的唯一强势货币地位,决定了美国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而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又反过来维护了美元唯一强势货币的地位。所以,如果人民币企图挑战美元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元构成威胁,那就等于挑战美国在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那美国一定会作出强势的反击。

5.中国胜算几何?

DCEP是否会成功,取决于国际贸易中是否会有更多贸易者选择DCEP作为结算工具。但是贸易者对主权数字货币的选择(如果非要选的话)并不在于这个数字货币是否方便用,而在于其对应的主权货币在国际上好不好用。如果人民币在国际上更好用,那么贸易者自然会倾向于选择使用DCEP;如果美元更好用,那即使结算不方便,贸易者依然会选择使用美元,或者更方便兑换美元的数字货币(比如Libra)——人民币对美元有优势吗?

于是,感觉好像变成了一个蛇头咬蛇尾的循环:DCEP的广泛使用需要依赖于人民币的强势地位,而人民币的强势地位又要依赖于DCEP的广泛使用。其实,美元的逻辑也是这样的,但美元整整领先了我们半个多世纪——我们有可能借助数字货币实现弯道超车吗?毕竟在数字货币面前,我们和美国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

从历史上看,自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后,历来有打击第二大经济体的习惯,从苏联到日本,再到欧盟,每当第二大经济体迫近美国时,尤其是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开始威胁美元地位时,美国就会从各个方面着手施以打击,到目前为止,美国从未失手过。但是,之前也从未有过像中国这样唯一拥有全部工业体系的第二大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