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章
旧时信札寓深情

作者:金茂律师事务所  虞咏霖 律师  虞秋实 律师

在这个信息如潮水般汹涌的时代,旧时信札仿佛成了尘封的记忆,静静地躺在角落,散发着淡淡的历史沉香。而我至今还保留着一些泛黄的信封,舍不得扔掉,其中就有夏顺奎先生的几个落款信封。

出生于1933年的夏顺奎先生,是一位在上海文化艺术界享有盛誉的学者。他曾任上海博物馆党总支副书记、上海美术馆常务副馆长,以及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副会长,更是研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夏老尤擅篆书与石鼓文,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展并被收藏,每一幅作品都是对美的追求与颂扬,其艺术成就与贡献广受认可。

我与夏老在二十世纪初相识,结缘于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二十余年的风雨同舟,夏老不仅是我的忘年之交,更是我人生路上的引路人之一。日前收到研究协会副会长、吴昌硕海派艺术第四代传人高祖韵女士的微信:“虞律师好!夏顺奎先生辞世了,最近几天联系不上他就有些不详预感,只是不愿去想,后来他的女儿发来信息,告知9/16他去世,生前关照小辈低调办丧事,都没通知”,这才惊悉夏老仙逝。悲痛之情难以言表,思绪万千。

回想起与夏老共度的时光,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温暖而感人。夏老早年在上海美术馆担任领导职务,是一位十分正直的、相当关心支持在沪艺术家的体制内干部。程十发先生作为研究协会顾问委员会主任、韩天衡先生担任研究协会会长期间,夏老担任副会长,并不辞辛劳地揽下了研究协会许多琐碎的日常工作。夏老人缘好、工作能力强,深得前辈老师们的肯定和我们这些小字辈的喜爱。2006年我拜韩天衡先生为师的拜师宴,夏老亦是策划人之一,并与几位前辈老师一起欣然接受邀请,作为嘉宾见证了我成为韩门弟子和上海吴昌硕文化艺术研究协会会员的喜事。嗣后,我受聘担任研究协会的常年法律顾问,又从理事被选举为常务理事,夏老都极其支持,“虞律师什么意见?” 常挂在他嘴上,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夏老总是给予我最坚定的支持与鼓励,他的平易近人与真诚待人,让我倍感温暖。就像发老、恩师韩天衡先生等前辈所倡导、要求的,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故此,即便多少年过去了,每每回忆起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细节,都不禁令人感慨、钦佩。

当时的研究协会条件艰苦,甚至“居无定所”,好多次是在王公助先生位于本市淮海西路南鹰饭店对面的住宅内开会。但这些都没有妨碍或影响研究协会的正常工作。无论是一次次圆满成功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还是解决研究协会妥善存放珍贵字画,夏老都以乐观的心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竭尽全力,处置得妥妥贴贴,得到大家的赞许。夏老关心人、帮助人,使人感觉可信、踏实。我常去夏老家请示商议工作,顺便也讨教书法艺术,好几年的春节都收到夏老寄送的一小张篆体墨宝,书写的是当年的生肖。

在最近一次研究协会活动前夕,我随市书协副主席、研究协会执行会长张伟生、副会长高祖韵,以及副会长何焕清师兄一起专程探望了夏老,当时夏老还是思路十分清晰,他亲自挑选了几张书法作品,并做了简短的谈话录像。临别时还一再叮咛“协会工作你们多辛苦哦”,不甚想竟是诀别,令人唏嘘。夏老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不仅仅是这些珍贵的信札与墨宝,给人更多的,是一位毕生踏实奉献于艺术的前辈为晚辈们的期许与鼓励。

虞咏霖口述  虞秋实整理     

2024年10月19日夜于沪上品实小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