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作者:金茂律师事务所 韩正 律师 施君 律师 张超 律师 李奕轩 律师助理
摘要:金茂律师事务所长年耕耘于跨境金融领域,帮助企业在该领域进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以及解决方案设计。我们将持续关注跨境金融领域行业动态、国内外法律法规以及最新监管案例,并进行分享。
目录
一、行业动态
1、2023年国际清算银行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的调查结果
2、5月QDII新增额度获批
3、ESAs与ENISA签署加强合作与信息交流的谅解备忘录
4、VERMEG将通用领域模型纳入COLLINE物品管理系统
5、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
6、外交部回应“G7将警告中国小型金融机构与俄资金往来”
7、外汇局青岛分局开具1800万天价罚单
8、中国信达因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等被罚735万
二、监管政策
1、EBA发布《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下的监管产品
2、EBA和ESMA就投资公司审慎监管框架审查征求意见
3、沪深北交易所发布实施细则 明确程序化交易规则
4、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
5、央行:推动《金融稳定法》《反洗钱法》立法进程 抓紧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
6、证监会对跨境基金互认放宽限制征求意见
三、金融数据
1、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分国家/地区及分居民持有者部门数据
2、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5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
3、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香港最新外汇储备资产数字
4、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外汇基金分析帐目
5、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去年同比增长24.1%,上海占全国四成以上
6、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4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行业动态
1、2023年国际清算银行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的调查结果
94%的受访央行正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CBDC)。调查显示,各国央行正在各自开展工作,采取不同的方法,考虑不同的设计特点。在2023年期间,批发型CBDC的实验和试点急剧增加——主要是在发达经济体,但各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也加强了批发型CBDC的工作。总体而言,各国央行在未来六年内发行批发型CBDC的可能性已超过发行零售型CBDC的可能性。各国央行进一步加强了与利益相关者的接触,为CBDC的设计提供信息。批发型CBDC通常会考虑互操作性和可编程性。对于零售CBDC,半数以上的中央银行正在考虑持有限额、互操作性、离线选项和零报酬。新兴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存在差异,例如在可能使用分布式分类账和交易限额方面。关于加密货币,调查显示,稳定币很少用于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之外的支付。此外,约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辖区已经或正在制定监管稳定币和其他加密资产的框架。(来源:国际清算银行 网站)
2、5月QDII新增额度获批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示信息,2024年5月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由1,655.19亿美元增长至1,677.89亿美元,上次增长还要追溯到10个月前的2023月7月。共有53家机构在5月新增QDII投资额度,总计新增22.7亿美元。银行类11家新增5.5亿美元,其中汇华和法巴农银首次获批。证券类40家新增16.2亿美元,其中西部利得基金首次获批。保险类2家新增1亿美元,信托类并未新增。其中,获批5,000万美元的有41家,占比77.4%,其次分别是2家获批4,000万美元、4家获批2,000万美元,以及6家获批1,000万美元。此次新增QDII额度之后,易方达基金的累计获批额度高达77.30亿美元,位居所有机构之首;华夏基金、南方基金、汇丰银行、广发基金依次紧随其后,累计获批额度分别为67.30亿美元、59.8亿美元、47.8亿美元、43.30亿美元。(来源:跨境金融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3、ESAs与ENISA签署加强合作与信息交流的谅解备忘录
欧洲监管机构(ESAs)宣布,它们已缔结一项多边谅解备忘录(MoU),以加强与欧盟网络安全局(ENISA)的合作和信息交流。MoU正式确定了ESAs与ENISA之间正在进行的讨论,以加强双方本已密切的合作,这也是高水平共同网络安全措施指令(NIS2指令)和数字运行复原力法案(DORA)的结果。MoU规定了就共同关心的任务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的框架,包括政策实施、事件报告和对重要信息传播技术(ICT)第三方提供商的监督。它还将促进监管趋同,推动共同关心领域的跨部门学习和能力建设,以及新兴技术方面的信息交流。(来源:欧洲证券及金融管理局 网站)
4、VERMEG将通用领域模型纳入COLLINE物品管理系统
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宣布,银行和保险业的技术提供商VERMEG已将通用域模型(CDM)集成到其COLLINE担保品管理系统中,以支持数字化监管初始保证金(IM)信用支持附件(CSA)的消费。CDM是金融产品、交易和生命周期事件的免费使用数据标准,实施CDM将降低运营风险,减少出错和纠纷的可能性,并显著加快客户入驻时间。例如,在ISDA Create在线谈判平台上谈判的监管IM CSA的关键数据可使用CDM实现数字化,并作为合同生命周期管理战略的一部分无缝流向COLLINE系统,从而削减与人工处理相关的资源和成本。(来源: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 网站)
5、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
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泰国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建设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宣布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MVP)阶段。上述司法管辖区内的货币桥参与机构可结合实际按照相应程序有序开展真实交易。货币桥项目致力于打造以央行数字货币为核心的高效率、低成本、高可扩展性且符合监管要求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通过覆盖不同司法辖区和货币,探索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实现更快速、成本更低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结算。(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网站)
6、外交部回应“G7将警告中国小型金融机构与俄资金往来”
美国及其七国集团伙伴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意大利举行的峰会讨论了中俄贸易对乌克兰战争构成的威胁和应对,警告中国小型金融机构与俄罗斯之间的资金往来。目前预计不会在峰会期间对任何银行立即采取任何惩罚行动,例如限制有关银行使用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国际结算系统或者切断美元的通路。外交部回应中方从不接受任何非法单边制裁,中俄之间的正常经贸合作不受任何第三方的破坏干扰。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来源:跨境金融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7、外汇局青岛分局开具1800万天价罚单
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对青岛某公司开出1,811万元巨额罚单,理由为违反37号文规定将外汇汇入境内。处罚依据系《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4〕37号)第七条、第十五条第三款,应是该公司未按37号文规定办理相关外汇登记就将境外投融资资金汇入境内,被严厉处罚。(来源:跨境金融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8、中国信达因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等被罚735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信达因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等三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735万元。这也是今年来AMC中被罚金额最高的一张罚单。中国信达被罚除了因为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还涉及房地产行业统计数据不准确、附属机构管理不到位的违法违规事实。去年,因对风险有重要影响岗位员工的绩效薪酬未延期支付或延期支付比例低于监管规定、未对不相容职责和岗位实施分离、风险加权资产计量不准确、违规向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对附属法人机构管理不到位等11项违法违规事实,中国信达被罚款合计1,340万元。(来源:跨境金融50人论坛 微信公众号)
二、监管政策
1、EBA发布《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下的监管产品
欧洲银行监管局(EBA)发布了MiCAR下关于审慎事务的一揽子技术标准和指南,即自有资金、流动性要求和恢复计划。这些产品是EBA为在欧盟建立一个监管完善的资产参考和电子货币代币市场而持续努力的一部分。产品包括:一、监管技术标准最终草案,规定资产参考代币和电子货币代币发行人调整自有资金要求和压力测试方案的最低要求;二、监管技术标准最终草案规定了发行人将自有资金调整至资产储备平均金额3%的程序和时限;三、进一步明确资产储备流动性要求的RTS最终草案;四、规定高流动性金融工具的RTS最终草案;五、规定流动性管理政策和程序最低内容的RTS最终草案;六、恢复计划准则。(来源:欧洲银行监管局 网站)
2、EBA和ESMA就投资公司审慎监管框架审查征求意见
欧洲银行监管局(EBA)和欧洲证券及金融管理局(ESMA)发布了一份关于投资公司审慎监管框架潜在审查的讨论文件。该讨论文件旨在收集利益相关者的早期反馈意见,为响应欧盟委员会的意见征集提供参考。讨论文件涉及主题包括现行审慎监管要求是否充分、对现有方法的分析以及现行框架未涵盖的风险。报告还讨论了欧盟银行业一揽子新规(CRD VI和CRR 3)的通过对交易账簿、交易账簿基本审查和信用估值调整的影响。还考虑了审慎整合以及可能扩展到众筹和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的问题。还涉及与投资公司、管理公司相关的薪酬问题,包括适用范围、薪酬政策、浮动薪酬要求、监督、披露和透明度。(来源:欧洲银行监管局 网站)
3、沪深北交易所发布实施细则 明确程序化交易规则
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深圳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北京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实施细则》针对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高频交易管理、沪深股通管理、监督检查等具体事项作出细化规定。如明确了高频交易的认定标准,将投资者交易行为存在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或者单日最高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情形的,认定为高频交易。与此同时,提出了额外报告要求。在高频交易交易收费方面,明确将根据申报撤单的笔数、频率等指标设置收费标准。此外,还明确了对高频交易重点监控等。(来源:上海金融官微 微信公众号)
4、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
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主要内容:一、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经营主体,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借展出海”等;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服务等;三、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等;四、优化监管与服务,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等;五、积极开展标准规则建设与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网站)
5、央行:推动《金融稳定法》《反洗钱法》立法进程 抓紧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党支部发布《以高质量金融法治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文章称,下一步主要工作包括:一、加快推动金融重点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律体系。推动《金融稳定法》《反洗钱法》立法进程,抓紧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加快修订《商业银行法》等基础性法律法规。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深入推进法治央行建设。增强依法行政自觉性,将履职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不断提高执法检查有效性和行政处罚威慑性,为加强金融监管提供法律保障。三、扎实推动各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落地见效,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四、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持续提升法治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以“央行法律服务站”等为依托,加强金融法治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网站)
6、证监会对跨境基金互认放宽限制征求意见
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对《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修订,进一步优化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并就《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此次规则修订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按照稳步有序、逐步放开的原则,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二是允许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与管理人同集团的海外资产管理机构。(来源:上海金融官微 微信公众号)
三、金融数据
1、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分国家/地区及分居民持有者部门数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分国家/地区及分居民持有者部门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不含储备资产)10,984亿美元。其中,股权类投资6,226亿美元,债券类投资4,758亿美元。资产分布在前五位的国家/地区是中国香港、美国、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和英国,投资金额分别为4,187亿美元、2,567亿美元、959亿美元、763亿美元和358亿美元。2023年末,我国持有对外证券资产的部门主要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和非金融部门,投资金额分别为6,208亿美元、3,532亿美元和1,243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证券投资总额的57%、32%和11%。(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网站)
2、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5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20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312亿美元,升幅为0.98%。2024年5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内生动能持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将为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网站)
3、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香港最新外汇储备资产数字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香港于2024年5月底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172亿美元(2024年4月底为4,164亿美元)。连同未交收外汇合约在内,香港于2024年5月底的外汇储备资产为4,170亿美元(2024年4月底为4,164亿美元)。为数4,172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总额,相当于香港流通货币5倍多,或港元货币供应M3约39%。(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 网站)
4、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外汇基金分析帐目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外汇基金在2024年5月底的主要分析帐目。在5月份,外汇基金的境外资产增加78亿港元,至34,680亿港元。货币基础为19,190亿港元,包括负债证明书、政府发行的流通纸币及硬币、银行体系结余,以及已发行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外汇基金对香港私营部门的债权总额为2,942亿港元。对外负债总额为224亿港元。(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 网站)
5、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去年同比增长24.1%,上海占全国四成以上
在中国银行举办的“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论坛”上,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展示的市场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发展态势。2023年,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52.3万亿元,同比增长24.1%。2023年前9个月,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例为24.4%,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2023年12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结算的使用份额达到4.14%,较2023年元月提升2.23个百分点。RCEP自贸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保持较快增长。日益国际化的人民币在服务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展现了更大的活力。其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人民币跨境循环的重要资金集散枢纽。2023年,上海跨境人民币资金结算量占全国的四成以上,其中证券投资项下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全国的约六成。(来源:上海金融官微 微信公众号)
6、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4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央行发布2024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二、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122亿美元。三、前五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9万亿元,前五个月外币存款增加344亿美元。四、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5%,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2%。五、5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3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0.7万亿元。(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