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茂律师事务所 许智尧 律师
我国家族的发展与传承源于历史文明大河,不论传统所谓的宗、房、派、系等,最起码就两岸民法典与民法中亲属之间亲疏远近(世系辈份)的计算方式,大陆地区是以代为区分,台湾地区则以亲等来计算,关于如何区分与计算,有兴趣可参考笔者微信订阅号家事法商系列中两篇“代代相传叫太上皇不退休可好(何谓代)”和“你哪只耳朵听到太后下嫁(何谓亲等)”,是故,家族的定义脱离不开亲属与家庭成员为基础的范畴。而家族传承不是只限于家族有形资产如企业股权、房产、珠宝首饰、现金等,也包括无形资产如传世家训、家风、人脉。
两岸各自经历经济改革以来,不少新一代的中小企业创业者已经完成了财富的积累,并且进入到了世代传承、家业交替的关键时期,另外,中产小康者的关注点除了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对财富或家业从持续升值、合理分配、税务规划、安全传承等多维度给予的考量。相应地,在家族传承中,企业和家族不可避免会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和风险,家族财富管理及风险防控则逐渐成为关注和焦点,如何管理与控制这些风险,在创富之后有效守富并传富,是家族传承中家族成员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笔者个人浅薄的经验中不论在协助朋友与服务客户,主要面对的问题和风险大致可以区分为:家族传承的家训家风延续不稳定的风险、家族传承的成员范围与传承者的选任、家族传承的管理组织架构与选任、家族资产的集中与分散持有的风险、家族企业管理与债务的风险、家族成员身份国际化的风险、家族成员婚姻与继承的风险、家族传承税务等法律合规的风险。
在家族传承的规划上,一般是围绕在传承方案的确定、传承者的培养、传承工具的配置规划、传承争议的解决、身前赠与的安排与遗嘱问题。在家族财富的管理上,则先由家族财富的梳理开始,围绕在财务风险的控制、家族与家业的风险隔离、境内外资产的配置、投资规划的审核、家族成员身份国际化的规划。其在婚姻财富的管理中,应先从个人婚前与婚内财产规划开始,扩展到子女婚姻规划与复杂的家庭关系规划,和婚姻危机的处理预案,以及离婚财产的分割(如涉及企业上市相关预案等)。而家族传承的管理组织架构上,近年来由西方引进的家族信托等的家族办公室,和由宗族祭田(如范仲淹创立范氏义庄等)转型保留在我国台湾地区的祭祀公业管理人等,或者两岸民法典和民法中的遗产管理人制度,都显示出家族传承中管理组织的必要性,如何选任则是一大学问,不亚于企业传承。最后在财富传承的工具里,主要有家族信托、家族协议、赠与安排、遗嘱规划、慈善信托、基金与保险规划、税务筹划等。
在家族传承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提,是必须进行全局的、统筹性的规划。为了有助于顺利实现家族传承,个人建议:
评估当时最佳传承模式,不用为了考虑千秋万代做出一个复杂繁琐的模式,因为家族传承对于家族有形资产的实际控制人及其家族成员来说,无论选择何种传承模式,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家族绵延传承后世。而全球与个别国家整体政治与法治情况等方面都无形地影响了家族传承模式规划,家族传承的管理组织成员与家族企业管理选择家族内部成员还是职业经理人进行传承,传承模式各有利弊。因此,家族实际控制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评估当时最佳传承模式。
健全家族无形资产的传承机制,优化家族传承制度能够使得家族成员的目标和利益趋同。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传承过程中避免家长式管理模式,防止情感主导,坚持能力原则,以及避免和化解家族内部成员间因为目标利益不一致导致的相互冲突等措施,这些良好的家族家训家风能够将有形资产与人脉等融合成整体,有效地减少家族传承的成员脱序行为,促使家族追求长远发展的传承目标,对于家训家风我国古代有朱元璋的皇明祖训、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曾国藩的家书,近代西方则有洛克菲勒的家书等,现代多会将此类家训家风写入家族传承工具里,如家族宪章等等。
优化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在家族企业的四大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创始人、家族企业内部成员、管理层和股东,他们的利益和偏好并不一致,这也同样加剧了家族企业内部传承艰难的状况。然我国社会历来重视血缘与亲情,因此,子承父业的传承模式在中国家族企业中有着较高的接受度和实践度。但家族企业要完善监督体制,规避经营风险,聘请专业经理人可以有效地减少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以权谋私的行为,同时对创始人的行为决策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将激励机制与企业业绩挂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家族成员尽心尽力地为企业谋发展,多元化布局行业市场并加大企业创新科研方面的投入。唯有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把家族企业的管理权控制在严格的标准之上,才能建立自律的企业生态环境,同时尽量将家族企业与家族财产脱钩并建立防火墙,实现家族企业与家族财产隔离。
结合家庭财富目标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在梳理家族成员与财产现状并排查重大税务风险后,需要根据家族财富目标确定税收筹划的方向,在确定家族财富的整体目标时,通常需要从六个方面考虑,包括境内外资产配置、家族财富增长目标、家族财产与公司财产实现隔离、对债务进行管理、对婚姻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以及家族财富传承安排等。整体思路,根据家族财富目标可以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方案。在进行税务筹划时,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主体,固有思维认为最直接的纳税主体就是个人,但个人的税务处理往往灵活性较低、不同投资之间的亏损和收益不能互相结转和抵免,而公司、合伙、信托等纳税主体会有不同的税务处理。其次需要考虑的是交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赠与、继承、现金交易、资产出资、营业让与、换股、划转、合并、分立等。再者需要确认所得性质和来源(如境内、跨境和境外),从而更好利用有利的税务筹划处理。最后,确定交易步骤和时间节点安排。尽管如此,由于个人身份、资产、家庭等情况均有差异,家庭财富目标亦不相同,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如税务居民身份判定、受控外国企业、离境清税、离岸地经济实质要求、全球税务账户申报标准等税务问题。而无法回避的,任何家族传承都必须以合法合规为前提,在当前的全球信息透明化的形势下,全球流窜避税时代一去不复返。
总而言之,家族传承所面临的相关问题甚多,宜找寻每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咨询协助,切勿道听途说或者闭门造车,为省小钱而花大钱,例如家族信托被穿透追索和离婚导致上市失败等,毕竟财富的积累大部分都不是大风刮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