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章
国资国企每周简讯2023年3月第3期

汇编作者:金茂律师事务所  杨菲非 律师  杨莉 律师

一周消息速览(2023.3.13-2023.3.19)

目录

【中央国资国企简讯】 

政策 | 法规 

1. 国资委党委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3. 重庆与央企携手合作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 共建现代化新重庆座谈会在京举行 

【地方国资国企简讯】 

1. 上海市|上海电气多个产业板块捷报频传 

2. 上海市|支撑长三角一体化 隧道股份助力拓展城市新格局 

3. 广西省|广西国资国企对标一流做强做大做优 

4. 河北省|唐山三友集团吹响科技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5. 湖北省|湖北交投助力襄阳都市圈交通“硬联通”建设 

6. 浙江省|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世界最长跨海高铁大桥工程开工 

7. 贵州省|贵州省国资委做好央企定点帮扶服务保障 推进央地合作 

8. 河南省|河南省国资委印发《省管企业资产优化攻坚工程实施方案》 持续提升运营效能 

【扩展阅读】 

媒体 | 观察 

1. 经济参考报:强势开局 浙江国资国企释放发展新动能 

2. 人民日报: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公布 

3. 新华社: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国资委部署“双示范”工作 

4. 新华社:近七成中央企业集团总部已设立首席合规官 

专题:国企改革 

1. 鞍钢矿业:勇闯崛起之路 打造世界级铁矿资源企业 

2. 航空工业集团:践行航空强国战略 奋力推进战略规划实施见效 

3. 中国一汽:深化“四能”改革 在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4. 中国中车集团:三“创新”三“聚焦”三“优化” 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体系 

5. 中国石化:推进资产重组整合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提升国有资本配置运营效率 

6. 中国五矿: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以“三根支柱”深化创新体系改革 

7. 中国华能西安热工院:改革积蓄动能 创新提档升级 

8. 中国建筑:多措并举 务求实效 加快推进子企业外部董事队伍建设 

9. 南方电网:发挥体制优势 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中央国资国企简讯】

政策 | 法规

1. 国资委党委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3月13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国资央企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主持会议并讲话。国资委党委委员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和党的十九大以来的5年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深刻阐明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为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勠力同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一体贯彻落实。要深刻领会必须做到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的重要论断,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担当;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的重要论断,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务实合作,优势互补,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担负起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让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广泛惠及人民。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重要讲话,准确把握强国强军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更好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一步深化了对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规律性认识,对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准确把握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关键重点,扎实做好国资央企有关工作,积极服务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助力实现国家战略能力最大化;要强化科技创新,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持续优化体制机制,以更大力度鼓励支持中央军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驻委纪检监察组、各厅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2.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6月30日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拉开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大幕。面对突发疫情以及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风险考验,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经验,为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标志的新时代国企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动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把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推动国企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重要改革任务高质量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为党和国家近年来着力推动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项重大工作。

一是首要任务高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引领新时代国企改革实践。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着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学习大普及大落实。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联学会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有没有学习研讨、有没有贯彻措施、有没有督导推动、有没有跟踪问效”四项标准强化督导、确保落实。全面加强“穿透式”学习培训。编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习近平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和有关会议精神材料汇编》等“两摘编一汇编一读本”,推动学习宣贯工作直达基层一线、覆盖重要二三级子企业,3年来各地各中央企业累计开展专题培训超过33万场次,中央企业培训超过500万人次。全面实施“一把手”改革工程。各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中央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均召开专题会议,对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出部署。通过持续深入抓学习贯彻,国资国企广大干部明方向、清思路、晰路径,奋力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

二是制度建设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定型。积极探索扎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体现中国风格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落实《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出台董事会工作规则、董事会和董事评价、董事会报告重大情况等制度,中央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地方一级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全部制定前置研究清单,各级国有企业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原则上占多数。国资监管效能切实增强。全面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和负责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职责,加快监管理念、重点、方式、导向等全方位转变,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三化”监管优势更加彰显,形成与我们党集中统一领导优势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国有资产监管新模式。

三是重点问题攻坚突破,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新国企加速涌现。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强化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取得历史性突破。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对中央企业各级企业的功能界定分类首次实现,国有企业办社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扫尾,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2万多个各类公共服务机构、1500万户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基本完成分离移交。三项制度改革实现全方位破冰破局。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行,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管理人员比例分别由2.5%、1.9%提升至5.7%、4.5%,94%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和88.8%具备条件的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开展中长期激励。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70%。改革专项工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深化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世界一流企业示范工程”,一批老国企焕发新生机,一批现代新国企加速成长。

四是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国有资本整体功能和配置效率显著提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持续深化。以市场化方式推进4组7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组建、接收8家中央企业,协调推动30余个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重点项目,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总体比重超过70%。全国省属国有企业实施116组347家重组,开展专业化整合2150次。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步伐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领域投入力度,强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芯片等高端制造业布局,3年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企业瘦身健体成效显著。中央企业法人户数累计压减44%,管理层级大多数控制在四级(含)以内,从事主业的户数占比达到93%。“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任务基本完成,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清退任务加快落地,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

五是强根铸魂优势彰显,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实现根本性加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坚持不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全面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管党治党责任体系系统重塑。建立国有企业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健全中央企业党委(党组)报告年度党建工作、党委(党组)书记现场述职等制度,出台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企业党建工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党建责任得到层层压实。党建基层基础全面建强。坚持“四同步”“四对接”,健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具体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党员三支队伍建设,有力消除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盲区,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深化。推进中央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中央巡视国资委党委和中管企业党委(党组)反馈问题整改,严肃查处利益输送、设租寻租、化公为私等靠企吃企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通过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一些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存在的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等问题得到根本扭转,党建政治优势更好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抗击新冠疫情的大战大考中“顶梁柱”作用充分彰显,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姓党为民政治本色充分体现,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和运用好新时代国企改革的宝贵经验

新时代国企改革成果显著,在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弥足珍贵,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一是牢牢把握指导思想,始终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工作的重要论述统领国企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宣示了新时代我们党领导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大政方针、根本原则和重大举措,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国企改革的源头活水。

二是牢牢把握重大原则,把党的领导贯穿国企改革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决防止以深化改革为名弱化党的领导,坚决反对借口同国际接轨、把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同生产经营对立起来、弱化甚至否定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的错误做法,推动企业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深度融合,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是牢牢把握使命任务,始终站位党和国家事业大局谋划推进改革。紧紧围绕党之大计、国之大计,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谋划和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国家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四是牢牢把握正确改革方向,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深化国企改革,不断强化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五是牢牢把握改革方法论,切实增强改革实效。落实“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树立系统观念,构建强有力的组织推进体系和务实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紧盯重点难点攻坚突破,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的《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文章中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作出重大部署。国资国企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围绕增强产业引领力深化改革,更好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投资力度,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促进支撑国家算力的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强化在产业链循环畅通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持续推动基础固链、技术补链、优化塑链、融合强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在重要领域和节点实现自主可控,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优化布局。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聚焦重点国家和重点项目深耕细作,增强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全球化配置能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二是围绕提升科技创新力深化改革,有效发挥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尽快取得更多“从0到1”的突破,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大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突出科技产出、科技成果、科技转化、科技产业,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强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牵头建设更多高效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打通产业应用“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创新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手段,赋予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建立更有效的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让广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充分释放。

三是围绕提高安全支撑力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水平。增强重要能源资源托底作用。推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和增储上产,扩大优质煤炭产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种子自主可控和海外粮源掌控能力。强化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通信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对主干电网、主干管网等网络的布局,加快关键大通道和重要枢纽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推动建立健全多层次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重点领域投资管控,加强境外项目经营风险防控,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衍生或外溢。

四是围绕打造现代新国企深化改革,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司治理全过程,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分层分类落实董事会职权,强化外部董事规范管理和履职支撑,完善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更大力度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制度,分类明确并优化员工市场化退出的标准和渠道,探索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健全更加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加大收入分配向基层关键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苦脏险累岗位倾斜力度,推动中长期激励政策更大范围、更大力度规范实施,支持国有企业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更多灵活的激励方式。

五是围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改革,更大力度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支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放大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优势,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更好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深化国有企业分类核算、分类考核。完善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设置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考核指标。完善公益性业务目录,深化公益性业务分类考核,建立与公益性业务分类核算相适应的补偿机制。加强同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协同合作。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好发挥积极股东作用,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加强各领域合作,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广大干部职工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高站位、更强责任、更大力度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动国有企业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3. 重庆与央企携手合作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 共建现代化新重庆座谈会在京举行

3月14日,重庆与央企携手合作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共建现代化新重庆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两会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与重庆的全方位合作,携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落地、共建现代化新重庆,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主持会议。

袁家军代表重庆市委、市政府向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长期以来对重庆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重庆与央企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央企有力支持了重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央企与重庆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重庆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袁家军指出,当前,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建设现代化新重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意义重大,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成渝地区完全能够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更好服务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内陆改革开放大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大局、促进共同富裕大局。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坚实、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城市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宜游,增长势头好,城乡融合发展潜力大,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广,内陆开放活力足,发展前景十分美好。我们坚持“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自觉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明确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庆市委“一号工程”和重庆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部署实施“十项行动”,全方位带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以实际行动迎接重庆直辖30周年。

袁家军强调,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重庆与央企合作翻开了新的一页。希望广大央企与重庆实现优势叠加,开展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形成更多引领性、标志性、共赢性成果,携手打造新时代重庆与央企合作新样板。要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国家战略落地见效,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聚焦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合作,在提升内畅外联水平、增强通道运营效能上下更大功夫,助推重庆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要聚焦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化合作,助推传统产业升级,巩固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要聚焦构建西部数字经济产业高地深化合作,深度参与数字重庆建设,构建数字生活美好图景。要聚焦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合作,提升国企竞争力,携手拓展新的市场空间。要聚焦加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深化合作,更好保障能源安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要聚焦共促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合作,协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庆市委、市政府将把央企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完善合作机制,抓好项目落地,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做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推动在渝央企做大做强,实现共赢发展。

张玉卓首先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向重庆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给予国资央企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近年来,国资央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与重庆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空间不断拓展,中央企业在重庆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交通、科技、乡村振兴等领域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央企与重庆对接机制,鼓励支持中央企业与重庆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国家战略深入实施、走深走实。

张玉卓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支撑。中央企业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围绕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一步深化与重庆的战略合作,携手重庆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企业产业优势与地方资源禀赋紧密结合起来,协同推进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合作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建设现代化新重庆中展现更大作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助力重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与重庆深化合作,充分发挥产业链龙头牵引作用,进一步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参与重庆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要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与重庆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与在渝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共享联合实验室,组建行业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研究院,共同推进重大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在渝转化应用,共同打造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为重庆科技创新赋能;要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促进在渝央企国企民企共同发展,统筹用好中央和重庆各项改革政策,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参与重庆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探索同重庆各种所有制经济深度合作的途径和办法,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在互利共赢中实现共同发展,让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重庆人民。

会上,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鸣波介绍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对深化重庆与央企合作提出建议。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赵世堂,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部长级干部周国平,重庆市领导张鸿星、罗蔺、江敦涛、张安疆出席会议。国务院国资委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兵器装备集团、国家电网、中国大唐、中国星网、中粮集团、华润集团、中国旅游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铁建、中国物流等10家中央企业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充分表达了深化央企与重庆合作的愿望、提出了务实举措。

【地方国资国企简讯】

1. 上海市|上海电气多个产业板块捷报频传

近期,从揽下新能源大单到工业互联网应用落地,上海电气多个产业板块捷报频传。

上海发电机厂斩获首个亿元级光伏订单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发电机厂(以下简称“上海发电机厂”)成功中标华源电力黄骅市德润500MW渔光互补智慧能源项目A区250MW光伏组件柔性承载系统项目。这是上海发电机厂斩获的首个亿元级光伏订单,意味着上海电气开发的柔性光伏承载系统首次面世即赢得市场认可。

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拟利用盐池复合建设光伏电站,即渔业和光伏发电互融互补的模式。同时,“渔光互补”项目兼具发展休闲旅游业,有机融入观光游览路线,实现渔业、能源、观光旅游三重结合,项目发电站装机500MW,预计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作为国内柔性承载系统名片工程,该项目对光伏承载系统行业尤其是柔性承载系统的发展意义重大,极大拓展了柔性承载系统的适用环境,促进光伏承载系统领域的多样性发展。

我国西部地区首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于近日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该机组具备发电能力,向着商业运行目标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该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6台机组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480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14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974万吨。项目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已于2016年投入商运,累计上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二期工程3、4号机组采用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目前正有序推进建设。防城港一期、二期工程汽轮机发电机组均由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承接并供货。

湖南省首个燃气发电项目协议签订

日前,上海电气与湖南湘投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湘投衡东2*49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机岛设备采购合同。该项目是湖南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也是该省首个燃气发电项目,计划建设两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9F级重型燃气机组。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约19.6亿千瓦时,年均减少标煤消耗量约50万吨,有望增强湖南省高比例大规模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缓解省内电力供需矛盾和调峰难题。

电气风电新平台进入成熟期

近期,内蒙古锡林浩特京能苏左旗EPC风电项目40台风机全部完成吊装交付,这是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陆上半直驱Xcaliber卓刻平台进入批量投运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式项目,标志着平台正式迈入成熟稳定的运营阶段,全面引领陆上紧凑型半直驱新时代。

近年来,电气风电专注于紧凑型半直驱机组设计,针对驱动链、叶片等核心部件持续穿透,开发了海陆共用技术的Xcaliber卓刻平台。在海陆共用平台设计的基础上,高比例复用成熟部件。一方面能为产品提供卓越可靠性保护,另一方面大幅提升供应链交付的时效性和稳健性。

2. 上海市|支撑长三角一体化 隧道股份助力拓展城市新格局

近期,由隧道股份上海路桥承建的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申昆路停车场及虹桥商务区申昆路片区III-G03D-02地块上盖综合开发工程按下“快进键”。

全国首例 以“TOD思维”助力拓展城市新格局

申昆路停车场及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位于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大门”申昆路片区核心地带,处于机场联络线、嘉闵线等的交叉节点,是国内首个市域铁路地下停车场TOD综合开发项目,也是长三角一体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战略的又一重要联通项目。

项目建成后,一方面,申昆路停车场将成为上海市域铁路列车的“地下基地”,届时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及嘉闵线的众多列车,将在项目地下接受存车-洗车-综合维修功能一体化服务。另一方面,“加盖”后的地上空间,将形成集交通、商业、办公等于一体的城市空间,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地下“停车”,地上“商业”,开创了国内市域铁路TOD先河。为保障工程高质量完成,隧道股份上海路桥项目团队充分借鉴国际TOD城市施工管理经验,培养“TOD思维”,在建设过程中参与深化设计,提前介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专业性方案,为工程推进及后期开发运维创造有利条件。

数字赋能 数字化信息化为施工破局

地下停车场共设置20条存车线,属于超大基坑群施工。较常规地下工程单个基坑开挖而言,基坑开挖周期长、基坑间距密集,造成基坑开挖变形控制难度大、安全管理难度高、人员设备管理复杂等难题。

隧道股份上海路桥以数字化管理赋能工程建设,结合智慧工地平台、总控黑匣子等,全局把控施工质量,并合理安排穿插施工,加快工程进度;开发“掌脉系统”,为近千人的安全教育、进场实名制及日常管理实时跟踪提供可能;利用AI识别行为管理系统,对作业风险进行预控,施工预警“一屏到底”,确保基坑变形保持可控。

3. 广西省|广西国资国企对标一流做强做大做优

2023年以来,广西国资国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把加快建设一流企业作为一项战略性、引领性重大任务全力推进,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开展“发展提速、质效提升、行业争先、品牌争优”行动,全面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广西国资委指导企业补齐稳增长短板,向营业收入降幅30%以上以及工业产值下降的企业印发提示函,督促开展精益管理,深化亏损治理,减少亏损企业数量、亏损面和亏损额,加快“两非”剥离和“两资”清理。研究制定区直企业加快建设一流企业方案,开展一流企业创建示范行动、管理提升行动、价值创造行动、品牌引领行动“四个专项行动”。

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为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广西国资委紧紧围绕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动力和核心功能,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改革成效和经验固化为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一批标杆治理企业。深化企业分类改革,细化区分商业一、二、三类企业属性和功能定位,推动重点企业培育上市。助推高水平开放合作,推动区直企业与央企在投资项目、资金融通、科技攻关、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加强区直企业之间、与市属企业之间的产业协同和投资项目合作。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2023年以来,广西国资委完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和融资担保管理办法,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发行各类债券近62亿元。指导企业抢抓项目建设有利时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截至1月底,广西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6亿元,同比增长24.7%。

4. 河北省|唐山三友集团吹响科技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有机硅新材料实验室里,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攻关正在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部,刚从清华大学调研交流回来的工作人员正在探讨下一步合作事宜……唐山三友集团每一处都涌动着科技创新的“春之景”,吹响了以科技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一池水”

在三友集团,有一座当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标性建筑——技术中心大楼,由于造型像晶体,象征三友所处的盐化工领域,被人亲切地称之为“大盐粒”。据技术中心负责人介绍,过去的一年,这里的研发人员增加了2倍之多。

去年年初,三友集团重新组建了技术中心,在过去创新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产学研合作、实体研发、工艺设计等职能,重点加大了对前沿性、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应用力度。

组织机构的改革源于创新观念上的巨大变革,企业能否长治久安,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

近年来,三友集团提出了“向海洋转身、向绿色转型、向高质量转变”的战略规划,并在现有“两碱一化”(纯碱、氯碱、化纤)循环经济产业基础上,大步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谋划构建了“三链一群”(“两碱一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机硅新材料产业链、精细化工产业链、新能源新材料“双新”战略产业集群)产业布局。而在产业布局谋划之初,“以科技创新为转型发展定方向定项目、为进军新领域作支撑作保障”的谋篇布局就已起笔。

为此,三友集团先后出台了《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规划》《费用化研发项目管理办法》《科技创新考核细则》等制度性文件,以制度优化创新生态的路径越来越清晰。

前不久,参与“单线15万吨/年再生纤维素纤维技术装备集成开发及产业化”研发项目小组成员王宝柱激动地说:“项目小组拿到了两笔20万元的奖励,一笔是省科技奖励资金,一笔是企业按照1∶1比例对重要贡献人员进行的额外奖励。”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是三友集团让科研人员尝到实实在在“甜头”的一个缩影,此外,包括建立研究员职级体系、打通研发人员成长晋升通道,推行“揭榜挂帅”、实行人员赛马等机制,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科技创新的土壤越来越肥沃。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创新人才引进是系列配套制度的又一“重头戏”。聚焦引育一流创新人才,三友集团加快实施“5311”人才引进计划,即通过签订协议工资、提高津贴以及发放一次性安家费等措施,确保未来五年引进优秀大学生不少于500人,2025年前引进不少于300人,其中硕博100人,“双一流”本科100人。近期,三友集团还通过“柔性+专聘”的方式,与四川大学院士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人才引育的头雁效应和集聚效应逐渐凸显。目前,三友集团新引进化工、机械等对口专业大学生8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2人。

搭建高水平研发平台,扩大创新“朋友圈”

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是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的坚实保障。

2月22日,三友集团依托特邀院士工作站,与中科海钠就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三友在布局新赛道上迈出坚实一步。

作为中科院物理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科海钠公司是全球公认的钠离子电池领域头部企业,也是国际少数拥有钠离子电池核心专利与技术的电池企业之一。签约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双方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三友集团凭借自身在精细化工方面的产业优势进行了持续的研发攻关,钠电池用碳酸钠各项指标实现了全面突破,符合钠离子电池的生产要求,通过了中科海钠试用。

“与强者为伍、与智者同行”,不断加强与具有竞争力、引领力和攻关实力的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是三友集团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思路。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产业链。随着全省上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抓紧推进项目建设,三友集团也将今年作为“项目建设年”,重点瞄准战新产业,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项目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技术层面,该项目与国家集成电路高纯化学品工程中心合作,规划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和第三代半导体化学品三大类38种产品,产品纯度达到5N级,是真正面向国产芯片等重大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之举。

“借船出海”提升创新优势,目前,三友集团通过深化与中科院、北京化工大学、以色列IDE公司等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及科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形成了26个校企创新联合体、创新合作联盟。

“我们将紧盯打造创新研发、技术支撑、战略合作‘三大平台’,在现有‘两站一中心’和4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的基础上,至‘十四五’末,再争创2家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组建化工新材料等5大研究院。”三友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介绍。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近年来,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瓶颈问题,我国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仅唐山市海水淡化规模就高达14万吨/天。随之产生的大量副产物浓海水怎么变废为宝?经过十几年如一日的技术摸索,目前,三友集团在全世界率先掌握将浓海水用于纯碱生产的技术,现在又将眼光放到将浓海水用于氯碱生产上,立志成为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走进三友集团氯碱公司实验室,操作台上标注着不同序列号的量杯排列整齐,研发人员一个晃动手里的试管、一个认真做着实验记录,碳酸钠除钙镁的实验攻关正有序推进,这也是公司推进“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在氯碱行业的资源化利用及工程示范”项目的关键一步。

“目前,实验室技术已基本成熟,预计经产业化应用后年可节约原盐2万吨,减少生产水消耗40万方,年可创效1000余万元。”谈到项目的未来前景,三友集团氯碱公司研发部充满了信心。

攻克行业关键技术,开发前沿高端产品

“莱赛尔纤维被誉为‘21世纪绿色纤维’,是我们的‘拳头’产品,整个生产过程无化学反应,废弃物可生物降解,真正做到了全过程绿色生产。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易染色不易褪色,面料下垂感好,是高档纺织品的首选材料。”三友集团化纤公司中试车间周殿朋介绍。

围绕做精高端产品,科研人员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今年,我们进一步开发出了莱赛尔纤维的升级版——莱赛尔交联纤维,用其纺织出的面料穿着更舒适、挺阔感更好,每吨价格比初代产品高3000-6000元。”

近年来,三友集团每年投入超千万元,用于莱赛尔纤维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不仅实现了国产莱赛尔纤维的低能耗,而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突出“从0到1”原创导向,三友集团围绕落实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紧盯“六个倍增、两个过半、两个突破”创新目标,加大研发投入,每年实施研发项目300余项,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品,正朝着成为北方化工产业原创技术策源地阔步迈进。

布局新赛道,塑造新优势,激活新动能。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三友集团的转型发展迎来了更广阔的水域,更壮阔的航程。

5. 湖北省|湖北交投助力襄阳都市圈交通“硬联通”建设

近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并运营管理的襄阳绕城高速东津收费站正式通车,实施全国联网收费。至此,襄阳市民前往周边城市又增加一条外出便捷通道。

东津收费站位于襄阳市襄州区东津新区王河镇打伙村,介于襄阳绕城高速东段襄阳东出口与襄阳绕城高速东段峪山出口之间,收费现场设置有3进4出7条车道,其中人工收费车道4条,ETC车道3条。

东津收费站是襄阳东西轴线(襄江大道)的起点,也是形成襄阳首条外环高速路网的重要通道,距东津新区7.84公里、樊城区24公里。东津收费站通车后,襄阳市东西轴线、南北轴线将互联互通,实现城市快速路与国家高速公路网无缝对接,成为襄阳市“一心四城”空间布局结构中联系樊城与东津新城中心区的最便捷通道,是引导城市向东拓展,带动东津人口聚集和功能转移的重要交通轴、发展轴和景观轴,对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畅通交通循环主动脉、强化襄阳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 浙江省|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世界最长跨海高铁大桥工程开工

3月10日,杭州湾跨海高铁大桥海上首个桩基开钻,标志着这座世界最长跨海高速铁路桥海上工程正式开工。大桥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起自嘉兴市海盐县,进入杭州湾,跨至宁波市前湾新区。未来,坐上火车,不到10分钟就能飞驰过海。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是南通至宁波高铁控制性工程,是长三角城市群骨干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沪杭客专公司建设管理、中国铁设和中铁大桥院设计、中咨管理监理、中铁大桥局等单位承建。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跨海高速铁路桥梁。

大桥共有北、中、南三座航道桥和跨大堤、海中、浅滩区引桥,属超长大的高速铁路桥梁集群工程,其中北航道桥主跨为450米,是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斜拉桥,中航道桥主跨为2*448米,为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三塔斜拉桥。

世界级的海上工程

“大桥全程按无砟轨道设计。列车在时速350公里的速度下运行,若轨道稍有不平顺,就会影响乘坐的舒适度,因此无砟轨道对大跨度桥梁线形要求极高,桥梁建造精度需控制在毫米级,设计施工技术难度很大。”沪杭客专公司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无砟轨道桥梁跨度最大仅为300余米,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最大主跨达450米,海况十分复杂,加之列车时速高,需要桥梁刚度大、变形小才能保证列车高速通行时的舒适、安全、平稳。

面对挑战,设计单位对结构体系开展了大量计算及研究工作,采取中塔纵向固定、边塔纵向弹性约束等一系列创新设计,以减小主梁位移、变形,增加桥梁刚度,提升列车行驶舒适性。

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海域宽、风大、浪高、潮差大、流急,建桥条件受水文、气象、地质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天下奇观”钱塘潮海湾潮差最大可达9米,流速极快。此外,杭州湾湾底泥沙层较厚,质地松软,水深也较浅,北航道桥在低潮位时水深仅有2米左右,会导致大船易搁浅、小船稳不住等情况。

“这是世界级的海上工程,施工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工程船舶众多,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有效作业时间短、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此外,大桥穿越钱塘江河口海洋生态红线区,为保护鱼类洄游通道及鸟类资源,生态环保要求也很高。”中铁大桥局杭州湾跨海铁路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解决大桥建设难题,中铁大桥局专门成立科研攻关团队,就强涌潮区海域160米孔深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技术、强涌潮大流速海域埋置式大直径超长倾斜钢桩施工技术、海上施工安全风险监测技术等8项内容展开攻关。这些技术的攻克不仅能解决复杂环境下大跨度无砟轨道桥梁的建设难题,还将为今后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提供可靠的经验借鉴。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是南通至宁波高铁控制性工程。

去年11月底开工建设的南通至宁波高铁,线路自盐城至南通高铁南通西站起,向南经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引入宁波枢纽宁波站,新建线路长3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设工期5年。

全线设南通西、张家港、常熟西、苏州北、苏州南、嘉善北、嘉兴南、海盐、慈溪、庄桥10座车站,其中常熟西、苏州南、嘉善北、海盐、慈溪5座车站为新建车站,其他为既有车站。

南通至宁波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骨干线路,路网地位十分重要。

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开通运营的盐城至南通高铁、京沪高铁、沪昆高铁、宁波至台州至温州高铁等多条线路和在建的金华至宁波铁路、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等多条线路相连,推动长三角地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 贵州省|贵州省国资委做好央企定点帮扶服务保障 推进央地合作

近日,贵州省国资委会同相关部门召开服务中央定点帮扶企业和央企招商工作座谈会,会议回顾总结了2022年13家央企定点帮扶贵州的成绩,并就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定点帮扶服务保障、推进2023年央地合作等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服务中央定点帮扶企业和央企招商工作要求,贵州省国资委认真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凝聚起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合力,助推贵州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各央企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先后赴贵州省定点帮扶县调研考察、督促指导,推进定点帮扶工作,共有600余人次到贵州定点帮扶县开展调研考察。选派55名政治素质硬、工作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干部到贵州定点帮扶县蹲点挂职开展帮扶。实施帮扶项目152个,投入无偿帮扶资金2.86亿元,帮助引进帮扶资金3.88亿余元,帮助引进企业和项目29个;举办培训班497期,培训党政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专业技术人员等3.73万人。采购或帮助销售贵州农特产品2.38亿元,帮助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34个。“中国联通助力打造糯米蕉全产业链”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首批36个社会帮扶典型案例。

中央企业把承担定点帮扶任务、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坚持把自身专长特长同受援地区资源禀赋紧密衔接,助力受援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充分彰显了中央企业“国家队”“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2023年,贵州省国资委将协同中央定点帮扶企业,聚焦重点任务,紧盯定点帮扶县基础设施补短板,紧盯提升定点帮扶县公共服务水平强弱项,紧盯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固底板,紧盯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扬优势,发挥中央定点帮扶企业政策信息和技术人才等资源富集优势,推动更多政策创新试点、投资科研项目等落地贵州,助力贵州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在打造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深化与中央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方面合作,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贵州12个特色农业产业,培育打造新兴产业,推动贵州产业转型升级。

贵州省国资委还将着力提升服务,做好对接,在推动央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方面主动做好协调服务,大力宣传中央企业定点帮扶干部先进事迹,善于总结推广中央企业定点帮扶的经验成效,为贵州乡村振兴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8. 河南省|河南省国资委印发《省管企业资产优化攻坚工程实施方案》 持续提升运营效能

为进一步提高省管企业资产质量,加快优化国有资产布局结构,结合即将启动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工作实际,河南省国资委于近日印发了《省管企业资产优化攻坚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企业“两非”“两资”处置盘活,河南省国资委实施“腾笼换鸟”行动,推动省管企业盘活处置“两非”“两资”(非主营非优势业务、低效无效资产),回笼资金328.1亿元,资产运营质量显著提升。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2023年将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河南省国资委主动谋划提出资产优化、创利增效、降负债率三大攻坚工程,其中资产优化攻坚工程作为首发,意义重大。2022年底,河南省国资委已开展深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引领,形成《河南省管企业资产优化问题研究》课题报告,强化“扩大规模是发展,优化资产也是发展”理念,从破除思想障碍、强化机制保障、创新优化路径、加强激励约束等方面破题发力,形成“五二一四”工作思路。

2023年2月18日,河南省国资委印发《省管企业资产优化攻坚工程实施方案》,专班推进,抓细抓实,力争2025年底省管企业总资产报酬率从2.5%提升到3.5%左右。

《实施方案》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方案》明确,2023年底攻坚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实施一批标志性项目,形成一批典型性经验,资产运营效率稳步提升,省管企业总资产报酬率从2.5%提升到2.8%左右;2024年底攻坚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资产运营效率显著改善,总资产报酬率提升到3.2%左右;2025年底全面完成攻坚目标,资产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总资产报酬率提升到3.5%左右。

制定主要任务。《实施方案》制定的主要任务包括:提升土地、资源等利用效能,持续加大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力度,以市场化方式加快推动专业化整合,深入开展资产证券化,引资引智激发资产活力,积极探索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有效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充分发挥产权交易所功能作用等内容。通过督促企业完成以上工作任务,稳步推进资产优化攻坚工程,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质量。

加强组织保障。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专班推进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容错免责机制,强化制度性保障。二是建立工作台账。要求省管企业对照攻坚工程要求,按照全领域、全口径、全覆盖原则,全面清查资产,建立工作台账并动态调整。三是加强风险防控。坚持公开透明高效原则处置盘活资产,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充分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利益和社会稳定。四是强化协同监管。与省审计厅建立审计协同联动机制,不断深化协同监督、提升监督合力。

【扩展阅读】

媒体 | 观察

1. 经济参考报:强势开局 浙江国资国企释放发展新动能

近日,一架旅游包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航,载着百余名浙江游客顺利抵达成都。

“航班一出票就被抢光了,都是游客自发报名。”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张雄文说。

这是浙江省旅投集团今年组织的首个旅游包机。为促进跨省旅游和文旅消费,这家国企将继续组织旅游包机和专列来往川浙。

今年以来,围绕创新、赋能等关键词,浙江国资国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释放发展强动力。

引领“三驾马车”加速运转

免税贺岁、温暖回家、开工红包、换新置换、购车补贴、暖春金融、免费车检……实施系列促消费惠民活动,物产中大元通汽车公司1月份汽车销量超过6500辆。

主动对接行业大客户、杭州亚运会等重要项目的用车需求,这家公司今年已收到意向订单7700多辆。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民生。

开年以来,浙江国有商贸、文旅相关领域企业奋力拓市场、稳经营,丰富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助力消费信心恢复。

今年前两个月,浙江省国贸集团多个公司销售团队一直在路上,拜访、洽谈欧美国家的多个重点客户。

集团所属浙江土畜梳理了全年18个意向重点境外展会,包括日本东京时尚鞋展、美国盐湖城户外用品展、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品及礼品展等,力争全部参展。

消费、外贸与投资并举,浙江国资国企今年以来强势开局,引领“三驾马车”加速运转。

2月28日,随着最后一片千吨级梁板缓缓落下,G9221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慈东高架1号桥40米整孔预制箱梁全部完成架设,标志着项目主线贯通迈出关键一步。

这是连接宁波与杭州的又一条高速公路大动脉,年内建成通车后将大幅缩短长三角南翼与沪苏之间的时空距离,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

甬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宁波至金华段(绍兴段)初步设计顺利通过预审查,金丽温高速东延线5座隧道全幅贯通,杭州机场东路工程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多项重大工程接连突破,浙江交通领域投资建设早早进入状态。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国资委3月3日推出“十项重大工程”行动方案,提出锚定5年、谋准3年、扎实干好每一年,建立“一个专班抓统筹、一个平台抓监测、十张清单抓落实、一套机制抓保障”的工作机制,国资国企全力全速推进。

注入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3月2日,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正式变更为浙能集团旗下的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并购了全球太阳能光伏背板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助力浙能集团加快打通上游新能源原材料、中游高端装备制造、下游新能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新能源布局更加稳健。

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浙江国资国企强化借助资本市场作用,推进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固链延链,提升上市公司研发、设计、品牌等方面核心能级。

浙江省国资委透露,目前浙江国资监管系统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62家,其中省属上市公司26家。

2月14日,由浙江金控全程参与项目股权融资、浙江省产业基金按照20%持股比例顶格支持的浙江时代锂电二期项目正式开工,这也是衢州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面向未来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种子”,但在初创阶段,不少面临融资难题。对此,浙江省属金融机构多方合作探索创新、靠前发力加快投放、重点领域精准支持。

围绕创新、赋能等关键词,浙江国资国企着力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功能属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月16日,载重15.8万吨的希腊油轮PSARA号在舟山海域经过96小时试航后,顺利通过船级社认证,返回舟山市太平洋船厂海域。至此,浙能迈领环境科技公司对该船舶的脱硫改造工作宣告完成,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35吨。

今年以来,浙能迈领公司在舟山、大连、广州等多地拓展船舶脱硫改造市场。至2月16日,已有20艘改造及新造船舶交付入海远航。

中欧(义新欧)班列义乌平台1月份累计发运中欧班列240列,发送20140标箱,分别同比增长179%、172%。

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介绍,为保障中欧商贸通道畅达,企业建立了“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的机制,确保“义新欧”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同时,企业着力加密回程班列开行,1月共计开行133列回程班列,占发运总量的55.4%,去程、回程齐头并进,为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改革行动中强基固本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物产中大、杭钢集团、浙江省交通集团等3家浙江省属企业上榜,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浙江交通集团排名大幅跃升131位。

“改革让敢担当、能干事的人有冲劲儿、有‘获得感’。”浙江交通集团的一位管理人员表示。

综合岗位职责、难易程度等因素,这家国有企业将岗位系数区间设置为0.7至1,鼓励员工解难题、攀高峰,正常完成考核指标情况下,同一职级收入差距最大可达40%。

全省完成56项改革台账任务,国企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浙江省国有企业掀起改革发展新热潮,制度完善、功能布局、活力效率等全面提升。

三年间,浙江省属企业全面实施经营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各级管理人员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人数达856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934人,员工持股激励1958人。

创建于1957年的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钢铁企业。站在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这家企业借力国企改革东风,加快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构建界面清晰的“三会一层”权责关系和运行机制,梳理形成22类130条“三会”决策事项清单,横向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纵向厘清“出资人—集团本级—所属企业”权责边界,不断规范决策范围、决策程序,推动决策事项管理清单化、网格化。

2020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省属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示范文本》,省属三级以上企业全部完成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制定,创新建立省属金融文化企业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浙江省国资委介绍,为了规范董事会授权管理,浙江探索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省属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示范文本》,推进董事会运行机制系统性重塑,促进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形成了具有浙江标识度的国企董事会运行机制。

2. 人民日报: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公布

16日,国资委公布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7家企业上榜。此外,还有200家企业被评为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据介绍,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决策部署,在11家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国资委组织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同步开展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双示范”行动。经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环节,最终确定示范企业名单。

3. 新华社: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国资委部署“双示范”工作

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同步开展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双示范”行动。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3月16日对外发布的《关于印发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7家地方国有企业成为新一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200家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入围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

近年来,国资央企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提速起势,不断推进创建示范行动、管理提升行动、价值创造行动、品牌引领行动“四个专项行动”。其中,2019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在11家中央企业开展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据了解,此次“双示范”工作经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环节,确定了示范企业名单。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各方面聚焦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努力打造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和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的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

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强化跟踪指导,适时总结评估,动态调整示范企业名单。同时,挖掘总结典型,加强宣传推广,营造浓厚创建氛围,推动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 新华社:近七成中央企业集团总部已设立首席合规官

近年来,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持续强化企业合规已成为一项新趋势,我国中央企业的合规管理也在探索中不断强化。作为央企合规管理工作的一大亮点,截至目前,已有68家中央企业集团和631家重要子企业设置了首席合规官,全系统合规管理人员超过2.8万人。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召开中央企业深化法治建设加强合规管理工作会议,这是记者从此次会议上了解到的信息。

“2022年中央企业以合规管理为重点,深入推进法治央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会上表示。据他介绍,目前中央企业全部出台了合规管理基本制度,将1万多项合规要求植入管理流程,分级分类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合规管理运行机制更加顺畅,许多企业将合法合规性审查作为经营管理必经环节,去年全年审查重要决策1.5万个、合同70余万份。

翁杰明表示,下一步,要以落实《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为主线,在深化提升、发挥作用上下真功、求实效。他强调,要以首席合规官制度为核心,加强对企业重大经营事项的审核把关,对违规行为“一票否决”;要以完善运行机制为关键,不断健全合规风险识别清单、岗位合规职责清单、业务流程管控清单,推动合规管理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

2022年,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在充分借鉴世界一流企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中央企业应当结合实际设立首席合规官,不新增领导岗位和职数,由总法律顾问兼任,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领导合规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相关工作,指导所属单位加强合规管理。

专题:国企改革

1. 鞍钢矿业:勇闯崛起之路 打造世界级铁矿资源企业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钢矿业)作为我国铁矿石行业的龙头企业,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聚焦提升我国自产铁矿石供给保障能力,牢牢抓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契机,解放思想、突破藩篱,通过搭建“59N”对标工作体系,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打好“两个组合拳” 持续提升规模竞争优势

鞍钢矿业深入落实“双核”战略,聚焦“建设世界级铁矿资源开发企业”的战略目标,从提效提质和运营增产两个方面入手,持续提升规模竞争优势,培育世界级铁矿资源开发企业,确保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打好提效增产组合拳。鞍钢矿业深入推进柔性化生产模式,齐大山铁矿、鞍千公司等单位在采矿工序实施合同采矿,剥岩量实现倍增;弓长岭球团厂、东鞍山烧结厂等单位在选烧球工序取消作业区,产线实施扁平化管理,生产运行效率提高10%。深入推进降低混岩率工作,通过实施填充法替代崩落法采矿,降低混岩率,实现从源头管控。深入聚焦选矿工序瓶颈问题,通过增加破碎等工序前端低价投入,减少磨磁等工序中端高价支出,做好全过程把控。

打出运营模式组合拳。鞍钢矿业聚焦老矿山产能萎缩、新矿山建设周期长等发展难题,坚持改革创新,通过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的“三个一批”项目,推进产能有序提升。目前,在新建矿山项目上,通过股权多元化引入增量资本,打造“部室直管班组+关键工序自营+辅助工序功能性承包”的新型高效运营模式,使产能优势尽早释放。对于处于产能瓶颈期的老企业,推行短流程选矿工艺改造,最大限度挖掘存量潜能。在固废资源上,引进社会资本进行深度开发,以求变废为宝。

控制“三个环节” 持续打造低成本竞争优势

铁矿行业的竞争是规模和成本的竞争,如果说规模是基础,那么成本则是决胜的关键。鞍钢矿业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通过强化不同阶段价值的创造观念,找准影响成本要素中的最核心要素,打造一流的成本管控能力,形成贯穿整个生产价值链的降本理念、方法和工具,构筑成本竞争优势。

精心策划前端,实现源头性降本。建立新建项目成本效益评价和预警模型,指导项目成本源头和过程成本管控。利用多方式、多渠道,最大限度将项目融资利率压降到最低水平,发行我国铁矿行业首单2亿元绿色债券,实施低成本融资。按矩阵模式跨部门组建减税降费工作专班,统筹利用五大类十三小类稳经济政策组合,2022年前10个月累计降本增效超10亿元。

系统管好中端,实现效率性降本。推行单机台成本管控,分层级、分机台、分岗位差异化设定单机台成本管控指标,结合授权穿透,打造细胞级微观市场主体,实现人人一本帐,一帐算到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单机台定额管理体系进行系统优化,确保单机台成本管理精细化、标准化。推动检修协力、能源管控等7家专业化运营公司深化市场化改革,强化内部价值链各环节成本管控,一企一策打造增值服务。

改造升级后端,实现结构性降本。鞍钢矿业聚焦部分选矿工艺装备规格小、数量多、设备老旧、效率较低等问题,加强自主创新,通过局部工艺技术升级、设备更新改造,做好先进技术装备应用和开展快赢项目实施,破解成本结构限制。大球厂尾矿再选、弓选尾矿回收、弓露天岩场干选线建设等一批快赢项目投产,年增产铁精矿15万吨,多创效6800万元。

推进“三个深化” 持续构建管理竞争优势

鞍钢矿业结合自身特点,深入思考,全面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在科研能力、数学化建设、三项制度改革等方面精准发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激发企业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深化科研体系变革。瞄准高端研发力量不足、技术瓶颈突出等问题,整合规划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打造“133X”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实施院士后备人才、核心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三大培养工程”,形成成熟完备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协作模式。与高校合作开展技术研究,搭建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其中,贫赤铁矿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破解了贫赤铁矿综合利用世界性难题,推动我国贫赤铁矿资源开发利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深化数智赋能创新。汇聚国内顶流机构,组建全国首个数字矿山联合创新中心,建成智慧采选工业互联网平台,其创新案例获得2022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典型案例。通过数据“破圈”、业务“跨界”、管控“上云”,实现爆破、采矿、选矿全工序指标联动优化。建设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推动多条主业产线数智化改造,选烧球工序等产线设备效率明显改善。

深化“四能”机制建设。聚焦管理效能提升,通过业务职能优化,2021年以来压减机构118个。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高质量、全覆盖,公司经理层成员、基层单位经营班子成员全面实施“一人一表、带契约上岗”。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使干部“能下、能出”成为常态。全面推进市场化用工,实现“进、退”渠道畅通。一系列改革,实现把“位子”交给市场,把“薪酬”交给业绩,为企业发展注入市场化基因。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奋进新征程,鞍钢矿业公司将继续沿着深化改革的道路奋勇前行,以一流的成本管控、一流的体制机制、一流的创新能力、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智能制造,激发全要素活力,加快建设世界领先资源开发企业。

2. 航空工业集团:践行航空强国战略 奋力推进战略规划实施见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航空工业集团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紧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契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矢志不渝,攻坚克难,锐意改革,拼搏奋进,在科技创新、装备建设、产业发展、改革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全面开启建设航空强国、创建世界一流航空企业集团新征程。

发挥“第一棒”作用 全面承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

航空工业集团强化承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第一棒”作用,以“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为初心使命,定位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先导力量,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产业思维和改革思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保障国家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贡献强大力量。

坚定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核心使命。航空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和重要标志。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对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两步走”战略目标;制定了“一心、两融、三力、五化”新时代航空强国发展战略;高质量编制了“十四五”及203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建设航空强国、创建世界一流”为主题,以“建设先进装备体系、领先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数智能力体系”为主线,建设具有“领先创新力、先进文化力、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空企业集团。

创新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航空工业集团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领先创新力”作为集团发展的战略支撑,制定一系列行动纲领,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航空科技项目,推进航空科技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整体跃升。围绕领先创新的战略任务,加强科技力量的统筹布局,构建高效协同的航空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一批航空原创技术策源地。完善航空科技创新机制,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航空科技创新高地聚集,不断丰富航空科技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高质量高起点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航空工业集团围绕关键领域、重点方向和核心环节,构建“主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专业化供应商”体系,推进内部产业布局专业化整合和战略性重组,推动航空科研生产体系由传统内部配套向基于专业化的有效竞争型转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竞争力。

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面对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坚持“集约化经营、精准化管理、市场化改革、体系化发展、国际化共赢”的发展原则,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优化市场化经营机制,企业内生活力不断增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大幅压缩,带动资源进一步向重点和关键领域聚集;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持续推行管理变革,战略引领、精益运营、价值创造、合规经营能力不断提升,实现经济质量、效益、结构、综合实力的协调发展。

强化领导作用 将党的领导贯穿战略规划管理全过程

航空工业集团坚决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要求,从顶层设计入手,建体系、细部署、压责任,战略规划成为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和各级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重要抓手。

顶层谋划,强化战略规划功能定位。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加强对战略规划管理工作的顶层谋划,推出《关于更好发挥集团公司发展规划战略引领作用的决定》,明确集团规划是承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的重要途径,是集团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重要抓手,是引领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确立了“规划为纲,纲举目张”的功能定位。

责任落实,完善战略规划工作组织体系。航空工业党组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始终贯彻规划制定、实施和管理全过程,强化主管部门在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方面的研究、论证、管理职能,强化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在相关业务规划、专项规划方面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为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规划为纲,大力推动战略规划落地实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有效发挥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坚持以规划的高质量落实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战略规划刚性约束和有效执行机制,部署发展战略与“回头看”专项工作,提出规划工作“五严”要求,即严肃对待、严谨安排、严格执行、严明纪律、严厉问责。

对标世界一流 实现战略规划动态闭环管理

提升战略规划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深入研究世界一流航空制造标杆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实践,结合航空工业集团实际,初步构建形成了集战略研究、规划论证与编制、审批与发布、实施与监督、评估与调整于一体的完整动态闭环战略规划管理流程,管理方法的科学性、流程的高效性和制度的规范性显著提高。

统一规划体系,形成规划合力。构建形成了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1+4+N”规划体系,以1个总体规划为统领,谋划五年及中长期发展;以军用航空、民用航空、科技创新和产业拓展4个业务规划为骨干,对重点业务领域、特定发展方向或关键管理职能进行具体谋划;以二级单位规划为基础,对集团公司五年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业务规划和专项规划进行落实和承接。

规划论证与编制的系统性、科学性不断提升。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谋划,集思广益、协同推进,落实“顶层设计+基层首创”的编制工作方法,实现全集团上下“一盘棋”。实施规划编制目录清单管理制度,推行“规划四季”工作流程,战略规划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健全发展规划目标、指标体系,加强目标、指标量化管理,构建了涵盖装备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能力建设、改革管理、企业经营、人才队伍、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25项指标的目标指标矩阵。

规划审批与发布程序更加完善。在规划发布前,进行严格评估与审查,评估集团公司规划是否全面承接落实国家规划中相关重点指标和任务;评估业务规划和专项规划是否承接落实集团发展战略,以及各规划之间的协调一致情况;审查各单位规划对正承接国家规划、全面承接集团公司规划情况。明确各个规划的发布主体,在规划发布后加强规划宣贯。

规划实施与监督更加严格。将规划重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分级分类列入各级党委、董事会、经理层年度重点工作。制定规划责任分工清单,编制年度分解计划,严格落实规划指标任务,确保提高规划完成率。建立战略—规划—项目落地传导机制,将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项目、任务,作为资源配置的依据。建立健全财务预算、投资计划、经营监控、考核评价对战略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用流程机制促进相关部门和岗位聚焦推进规划重点指标和任务实施。

规划动态评估与调整机制更加健全。开展规划执行情况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以战略目标实现为导向,评价规划目标实现情况、规划任务实施情况、规划管理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差距,对标世界一流,提出规划工作提升举措。
强化规划引领 纵向实现多节点贯通 横向实现多业务联动

贯彻落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要求,加强战略规划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完善战略规划工作制度、流程、标准体系,有力支撑战略目标实现。

规划目标实现“上下贯通”“纵向到底”。制定二级单位主业清单,在进一步强化和明确所属单位主业定位的前提下,各级单位围绕主责主业编制规划,按照规划体系落实责任主体,推动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体系化、系统化落地。建立重点项目清单管理机制,确保列入规划的重点项目、重点任务管理到位和资源保障到位。

规划与计划实现联动衔接。强化规划对年度经营工作的引导作用,规划是年度KPI、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建立有效机制,将集团规划中确定的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等分解纳入年度计划和年度预算。强化项目立项、投资决策的战略规划符合性审查,实现战略规划与投资计划的衔接协调。

战略规划执行融入日常运营的动态管理。利用流程机制促进相关部门聚焦推进战略规划重点指标和任务的落实。经济运行监控承接战略规划,将规划指标和任务纳入日常运营管理,建立规划执行过程的跟踪机制,保证了规划执行过程受控。

规划刚性约束力不断加强。以打通规划管理的“组织-责任-考核体系”为目标,集团压实战略规划管理责任,明确各单位“一把手”作为战略规划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制定规划责任分工清单,落实责任主体,保证每项指标任务从领导班子到基层部门的责任链条清晰明确,战略规划成为巡视审计监督重点内容。

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研究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研究、竞争分析工作不断加强,建立了产业研究工作机制。监控和预判重大形势变化,深化重大战略专题的研究和论证,深入研究发展面临的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重大问题,提升对重大环境变化的辨识和响应能力,切实增强动态规划能力。

3. 中国一汽:深化“四能”改革 在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推动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中国一汽大力开展“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机构能增能减”为核心的“四能”改革,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厚植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敢破敢立 勇立潮头 开创“四能”改革新壮举

突出战略引领,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战略愿景,将中国一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红旗”成为“高端自主第一品牌”,解放成为“自主商用车第一品牌”。明确战略模式,总部负责运营红旗,解放、奔腾则独立运营,对一汽大众等进行战略管控。明确战略路径,坚持用户导向,设计架构、优化流程、配置人员。

重塑组织架构,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定位,总部运营红旗,实现从“管控型机关”向“直接操作运营实体”转型。加强授权,解放、奔腾全产业链经营、研产供销一条龙,责权利对等,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突出创新,完善自主研发体制,构建“一部四院”组织架构和“三国五地”研发布局。

大胆优进劣退,破除僵化机制。“全体起立”公开竞聘,二级正职一天内、副职两天内、其他高级经理三天内完成竞聘。畅通渠道,能上能下,打破干部身份“铁交椅”,签定市场化承诺书,高级经理平均年龄下降3岁,年轻干部占比由5%提升至18.3%。逐层展开,有序推进,高级经理匹配后,总部5天内完成所有干部竞聘,分子公司2.8万余名干部依规有序完成。

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 开启“四能”改革新征程

坚持目标导向,科学识人选人。坚持目标引领,发布“3341”行动计划,确定新三年任期指标,匹配不同激励力度,目标增幅最高达到78%。数智识人用人,创建干部量化评价模型,细化绩效结果、关键事件表现、群众认可度等9项评价指标,数智量化,打分排序。层层传导压力,先定目标再选人、先接目标再上岗,一把手均签订目标承接书,人人扛指标、挑战高目标。

全员人岗匹配,持续激发活力。明确逻辑,全局把控,明确一般干部“绩效审视、目标承接、能力评估”选用模式,以业绩为导向,全员承接目标。周密谋划,通盘部署,全员穿透分析,沙盘模拟演练。通过召开工作动员会、一把手工作布置会,统一思想、上下贯通。

常改常新 行稳致远 构建“四能”改革新机制

中国一汽通过实施“四能”改革,搭建了目标与责任清晰、薪酬与价值匹配、激励与约束对等、严管与厚爱相融的常态化运行机制,“以价值创造者为本、以奋进奋斗者为荣”理念深入人心。

精准考核,压实经营责任。一企一策,科学设定目标,按成熟、成长、培育、改革四个类型,对标行业标杆确定各单位目标,鼓励挑战更高目标。突出价值,分类穿透考核,基于价值链的不同支撑作用和贡献,按产品、成本、营销、战略等类别实施差异化考核。严肃规则,强化底线约束,年度目标调低的单位绩效不能为A,鼓励各单位挑战高目标;着眼企业高质量发展,党建、廉洁、质量、安全等“一票否决”。

激励约束,助推效益增长。抓关键少数,强化领导干部激励,实施竞标式强激励强约束,完成高目标的,薪酬高增长;承接低目标且未完成的,薪酬下降。抓工资总额管理,实施工资总额切块,工资包与利润增量、效率提升、目标完成、价值贡献紧密挂钩,高目标高激励,超额完成超额奖励,工资总额能增能减。抓内部分配管理,向价值创造者倾斜,对高级经理实施目标薪酬,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加大浮动比例;对技术人员按岗位价值和业绩贡献付薪,向研发、营销等领域倾斜。

严肃考评,动态管理干部。建立绩效考评硬约束,个人绩效结果强制分布、刚性应用、末档淘汰。绩效与干部选拔任用强挂钩,绩效为A的优先提拔,为D的起立竞聘,为E或连续两年为D的终止任期、予以免职。实施日常评价精扫描,建立月辅导、季点检、半年评价、全年考核机制,不胜任的及时调整。

春华秋实 厚积薄发 尊享“四能”改革新成果

中国一汽“四能”改革,成为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重要抓手,成为驱动一汽逆势增长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让一汽的战略更明确,目标更清晰,产品更丰富,体系更成熟,员工精气神更足,企业运营更高效。

创新能力全面增强。构建核心人才梯队,现有研发工程技术人员1.71万人,其中国家级人才94人、省部级人才198人。实施核心技术攻关,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难题,2017年以来,累计突破328项关键核心技术;加大自主品牌研发经费投入,累计申请专利12949件。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打造干部人才建言献策平台,2021年收集建议772项、重要信息2488条。制定关心关爱干部16条措施,建立员工成长关心卡、员工健康关爱卡、员工生活关怀网“两卡一网”云上服务平台,为员工实时提供个人成长、就医问诊、生活无忧等服务。

全面深化改革是出路、是活路、是大路,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必然之路。中国一汽将锐意改革不停歇,奋发有为争排头,持续推动红旗品牌“十四五”百万辆战略规划落地,持续焕发国有企业生机活力,持续创造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奇迹。

4. 中国中车集团:三“创新”三“聚焦”三“优化” 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体系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集团)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勇当国家科技创新机制改革的先行者。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中国中车集团坚持三个“创新”、抓好三个“聚焦”、推进三个“优化”,不断优化科研体系,全面激发创新活力,获得国家专利奖金奖5项、银奖7项,发布国际标准21项,为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三个“创新” 不断完善科研机制

创新项目立项模式。聚焦战略引领、突出市场导向,将自下而上申报,转变为上下结合的科研立项新机制。近三年,中国中车集团部署前瞻基础共性技术项目82项、全局性项目51项、设立重大新产品研发项目323项。

创新“揭榜挂帅”模式。近年,在轨道交通、数字化/智能化、碳达峰/碳中和、再制造等技术领域的17个研发方向、26个项目、117个课题全部通过“揭榜挂帅”确定牵头单位,有效激发了创新活力和潜能,其中一大批项目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创新协同研发机制。中车科学家牵头、多家子企业各有侧重、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产品研发创新,在高速列车、磁浮交通系统、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组建了8个协同创新团队,构建形成基于共同目标和资源共享、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重大科技创新攻关机制,在避免重复研发、推动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最大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抓好三个“聚焦” 打造科研管理示范

聚焦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制定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指导意见》《科技创新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科研管理顶层规划和制度,重构“两纵两横一贯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形成“同一个中车”理念更加认同、自主创新特征更加显著、与研发创新规律更为契合的项目管理、协同研发、团队建设、人才激励、知识产权、标准化等制度体系,科技创新活动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明显提升。

聚焦重大项目过程管控。成立重大科研项目管理办公室,实现指令快速响应,切实提高项目执行效率。推行立体矩阵式管理模式,以项目任务书节点计划为抓手,强化资源协同和过程管控,实现重点专项科学化、制度化和精准化管理。建立项目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有效提升项目过程管控质量。

聚焦重大成果产出。通过各类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目前中国中车集团正在推进的74个研发项目、365个课题均按计划有力推进,其中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时速350公里货运动车组、首列中国标准地铁列车,京张、京雄、京沪智能动车组,高原双源动车组,中老铁路“澜沧号”动车组以及大功率机车、重载铁路货车、货运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等研发方面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

推进三个“优化” 全面激发创新活力

优化科技人才队伍。中国中车集团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等载体,结合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健全“团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评价机制,建设了一支由两名工程院院士领衔、20名中车科学家为核心、3万余名科技骨干为主体的科研人才队伍。在推进科技研发重要项目、重点工作的同时,培养出多名中车总部和各主机企业的技术高管,及一大批水平高、经验足的项目负责人,其中16位项目/课题负责人成为行业领军人才。

优化科研文化氛围。制定实施《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营造诚实守信、严谨务实、崇尚创新、勇攀高峰的良好氛围。制定实施《科技创新容错管理机制实施办法》,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导向,将创新探索中出现的失误与玩忽职守区分开来,在依法合规守纪的前提下为科技创新“松绑解压”。

优化创新激励机制。用足用好工资总额单列、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工具,对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子企业实施工资单列,对一次性对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团队、创新英才兑现奖励,充分激发员工想干事、干成事的热情。

5. 中国石化:推进资产重组整合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提升国有资本配置运营效率

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积极运用多种资本运作举措,持续推进资产重组整合,有力推动了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运营效率不断提升,为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做好加法 积极实施主营业务重组 提升上市公司运营质量

近些年,公司通过深化改革、改造提升、强化管理、清理整顿和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等各项措施,存续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具备了注入上市公司条件。

中国石化着眼于优化上市公司产业布局,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运营质量,在对所属九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及发展定位逐一分析明确的基础上,将存续部分的炼油、化工、科研开发等主营业务和热电、水务、仓储、码头等公用工程以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业务持续重组整合,进一步全面强化了专业化管理,提升了上市公司的一体化运营水平,降低了关联交易,增强了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做实减法 积极推进区域整合重组 持续优化管理架构和组织架构

中国石化在完成整体分板块重组的基础上,在直属企业层面和二级公司层面持续推进横向重组和纵向整合,从而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精简了管理架构,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中国石化所属中科炼化完成建设正式投产前,中国石化通过“吸收合并”方式,将两家企业重组整合为一家公司。重组后的新公司在资源、资金、人力、财税、资质等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取得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近年来,中国石化通过合并重组、资产收购、组建合资公司等形式,完成了8家直属企业的重组,并指导二级公司精简法人结构、压缩管理层级。

做优乘法 持续推进专业化重组 打造市场竞争主力军

推进专业化重组,是有效整合资源,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措施。为培育石油工程核心技术装备,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向技术先导型公司转型,中国石化新组建的中石化经纬公司将从事测井、录井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和面向国内外高端油服市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提供一体化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全面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更好地服务支撑油气勘探开发、油田增储上产。

中国石化的地热业务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由中国石化直属二级企业新星公司直接投资和经营;另一部分集中在新星公司和一家冰岛企业合资运营的中石化绿源公司。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中国石化以绿源公司作为地热业务未来发展平台,将所属新星公司地热资产通过增资折股、现金购买等方式重组注入绿源公司,并同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整合后绿源公司市场开发能力、供热能力和盈利能力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并将雄安清洁供热系统打造成为“雄安模式”。

做足除法 规范开展产权流转处置 稳步退出非优势业务

为提升存量资产创效能力,提高资产运营质量,中国石化创新性地开展资产分类评价工作,按照资产与战略定位的契合程度、对预期经济效益的贡献程度这两个维度,重构资产项目类别,划分为高效、低效、无效和负效资产4种类别。针对低无负效资产,开发建设资产调剂平台,实现公司闲置资产内部出租、无偿划转和转让,已累计完成内部资产调剂5.3万项;对于其中不符合整体战略的资产股权,制定12项盘活增效措施,主动开展产权流转处置,稳步退出非优势业务。

中国石化在推进重组整合过程中,坚持目标导向,始终聚焦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效率提升来确定重组项目和验证整合效果。依法合规规范操作,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和市场化原则,严格按照国资监管要求和公司内控制度,规范履行项目审核、审计评估、进场交易等程序,切实维护职工利益,稳步推进重组改革。注重一企一策谋划方案,根据不同资产(股权)特点,着力优化交易路径,灵活运用吸收合并、存续分立、新设合资、产权转让、现金收购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积极争取地方支持,规范开展税收筹划,力争降低重组改革成本。

中国石化将按照“一条主线、五个着力”思路,践行世界领先发展方略,强化资本纽带,规范开展资本运营,持续推动中国石化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取得更大成效。

6. 中国五矿: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以“三根支柱”深化创新体系改革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坚持打造“创新五矿”,着力建强“科技创新体系、科研攻关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三根支柱,大力破解体制机制顽瘴痼疾,充分释放创新活力。目前拥有成建制研究设计机构14家,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43个,科技型企业136户,科技人才2.27万名。

立科技创新体系之柱 破组织资金人才之痛

变革科技管理组织体系。创造性建立“中央研究院+科技型企业”重点学科的虚拟体系,探索打造以开放运营、轻资产运作、知识分享、跨界交流为特征的新型研发机构,以“不动体制动机制”的方式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技术、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服务能力,避免同质化竞争、提高研发效率,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改革科技专项组织实施模式,有序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创新设立青年科技基金项目,鼓励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应用基础、前沿技术和原创性技术研究。

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推动科技、金融、产业有机融合,畅通创新循环链条,加大多元化资金投入,构建由集团公司科技专项资金、科创基金、双创基金、产业基金、政府资金、企业自筹资金等构成的系统性、多层次、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体系,形成持续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改革集团科技专项支持方式,由资本金改为费用化,有效解决专项资金注资困难、注资周期长等问题,极大调动所属企业科技创新热情。

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立科技领军人才主导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完善科技发展委员会议事规则。组织召开女性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落实并积极推进国资委“巾帼建新功,奋斗新征程”活动部署,株硬公司、中冶设备院成立巾帼创新工作室,充分激发女性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创新热情和活力。

激活科技开放创新生态。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圈”,设立并组织中国五矿科技大讲堂、首席专家十二讲等系列活动,与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矿冶科技集团等建立长效协同攻关合作机制,共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00余项。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等主流技术发展趋势,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鞍钢、华为、亿固等开展“产学研用”对接活动,促成新田岭钨尾矿20万吨/年瓷砖胶生产等项目,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立科研攻关项目之柱 破“卡脖子”被垄断之痛

锚定引领性技术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集团发展全局的“头号任务”,确立重点科研方向、攻关项目和时间节点,一项目一台账,一项目一团队,狠抓落实落地。着力推动打造深海深地、钢铁冶金、新能源及前沿材料、战略金属材料、产业数字化等5大原创技术策源地,部署实施20大矿产开发、20大冶金工程、10大金属材料、10大新能源材料和10大基本建设技术攻关,实现从“找项目”到“造项目”转变。目前,1025专项一期3项攻关任务圆满收官,攻克了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制备、矿石性质智能识别、深井卸压开采等一批“卡脖子”技术。依托国家和集团科技项目支持,打破了多晶硅生产技术、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炉关键技术等国际垄断,完成世界首次海底自行式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1000米级整体联动试验、世界首创超级电弧炉钢厂热试,相关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锚定替代性技术突破,打赢进口替代技术保卫战。上海宝冶公司作为“科技冬奥”承建单位,圆满建成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作为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中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打破多项瑞士、韩国施工技术垄断,实现多个“中国首创”,成功问鼎鲁班奖。深圳金洲公司研发出直径0.01mm极小径铣刀,是世界最小直径铣刀,利用这种铣刀在一根头发丝上能够铣出7个字母,在一粒米上成功铣出56个汉字,突破了微型精密刀具的“卡脖子”技术,在全球同行业中实现了从起步、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发展。

锚定基础性技术升级,打赢行业共性技术翻身仗。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靠,不断加强应用基础和产业前沿基础技术研究,攻克复杂钨及伴生萤石资源高效利用、铁矿资源高效利用、重有色金属冶炼开发等多项核心技术。以重大专项为抓手,带动技术升级,牵头“揭榜挂帅”国家“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与系统”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项目,牵头中标“氮化硅陶瓷粉体制备”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大专项项目,成功推动“盐湖高效提锂技术”列入2022年高质量发展重大专项清单;作为国际海底矿区的首位中国企业承包者,获得东太平洋海域72740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的专属勘探权,圆满完成第一个五年勘探任务,编制完成第二个五年勘探规划并通过党组会审议和董事会批准,为建设海洋强国持续贡献力量。

立科技成果转化之柱 破商业化产业化之痛

探索“事业合伙人制”产研模式。针对科技研发风险高、创新成果转化慢、科研人员积极性不足等难点痛点,建立科研人员与科研项目风险收益绑定机制,允许科研人员以现金出资参与项目研发,同项目单位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各方出资比例、资金使用、项目核算、成果收益分配以及项目清算等事项,条件成熟并完成项目清算可注册成立合资公司。科改示范企业长沙矿冶院以内部“双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梯级利用项目等多个项目进行探索,运行良好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健全科技创新容错和激励机制。出台中国五矿《科技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支持鼓励“科改示范企业”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的工作方案》,指导“科改示范企业”等科技型企业探索突破。建立科技项目容错机制,对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项目,因关键技术、市场前景、产业政策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项目结题,且原始记录能够证明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已经履行勤勉责任义务,不纳入相关单位和个人科研诚信记录。推动1025专项等重大攻关任务研发投入考核还原、工资总额单列等支持政策落地,保障重大项目高效推进。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开展专利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设计相匹配的高价值专利评估指标体系,从“专利布局质量、成果质量、运用质量、保护质量、管理质量”五大层面,提出20项具体工作任务,细化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与第三方专利服务机构对接征求专业意见,强化专利创造、申请、获取、运用、转让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和科学管理。推动集团双创基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对接,以高价值发明专利为切入点,共同研究梳理具有较大推广前景和独立转化空间的优质专利成果。

7. 中国华能西安热工院:改革积蓄动能 创新提档升级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热工院)是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国家级能源电力技术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自2020年入选“科改示范行动”以来,西安热工院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扛起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队”使命担当。

“改”引领机制 汇聚科技创新合力

西安热工院全院上下深刻认识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深化改革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聚力聚才助推科技创新。

完善党的领导体系。深入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修订《党委议事规则》,夯实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地位。建立健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第一议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实现科技创新领先的信心决心恒心进一步坚定,思想认识达到了团结统一。

完善深度融合体系。建立抓党建促创新机制,开展“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专项行动,以“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载体,激励党员担当作为。深化党员示范“区岗队组”建设,在科研一线实验室、关键技术试验基地、重大工程技术服务项目,设立“攻关组”“责任区”“示范岗”。

完善党建考评体系。改革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指标,把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成效作为衡量党建工作责任是否有效落实的重要内容。对承担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科技成果培育和专利产出、国际标准化等重点工作的党组织增设加分项、减分项。党委班子成员深入一线与科技项目结对,做到“责任在一线落实、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有力推动科技创新换挡提速、跑出“加速度”。

“改”用人机制 增强科技创新动力

西安热工院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把组织配置的“严”、市场选择的“活”、选树培养的“优”结合起来,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聚集的新高地。

打通人才“进出口”。建立引才机制,提升“能进”质量,制定《高端人才招聘专项方案》,面向全球发布“招贤令”,以开放姿态和优厚待遇,近三年从300多名应聘者中优选“高精尖”领域紧缺人才16名。加大国内外名校毕业生招录力度,新招录的毕业生中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双一流”高校的占比超过70%。

优化晋升“双通道”。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晋升机制,搭建员工成长“管理-技术”晋升双通道。鼓励优秀年轻干部通过竞聘上岗等方式脱颖而出,全院公开竞聘率同比提高22%。建立领军人才选用机制,在院内公开选拔39名“四型”科技人才进入领军人才库,其中7名被评为首席专家,享有经理层副职岗位工资待遇。建立技术人员晋升机制,将技术序列细化为15个等级,设置公开透明的晋级标准,确保优秀技术人员能参评、评得上、聘得快。

搭建竞争“大舞台”。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方式,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先后3次公开“张榜”,从定位、目标、揭榜、组织、激励等方面精准发力,降低项目申报门槛,扩大参与创新人员名额,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帅才”打榜中标、脱颖而出。

“改”激励机制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西安热工院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构建差异化、多样化、精准化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人才第一资源的巨大潜能。
薪酬激励差异化。强化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考核,取消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同时,根据功能定位,将专业部门分为研发类、服务类和综合类,分层分类核定工资总额和薪酬水平,大幅提高考核挂钩工资权重。坚持“工作难易不一样”,推动薪酬分配向承担“卡脖子”技术攻关的部门和团队倾斜。

中长期激励多样化。建立科技成果收益分红机制,实施流程、主体、对象、指标、总额、分配“六定”管理,精选8个优质成果实施项目分红激励。坚持“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原则,与华能科创基金等组建西热利华公司,将股权奖励给核心骨干人员并实施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

专项激励精准化。建立科技项目“靶向”激励机制,聚焦“立项、攻关、成果、专利、标准”五个方面,紧扣“国际、国家、省部、行业、企业”五个等级,精准设计绩效加分、奖励及配套奖金,对贡献突出的给予重奖。

“改”研发机制 壮大科技创新实力

西安热工院持续在创新资源配置、创新主体搭建、创新考核机制上谋划改革,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提升整体创新效率。

精益化配置科研要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参与国家能源实验室组建,获批发展改革委在发电领域的首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改革研发投入机制,修订《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推动研发经费由“撒胡椒面”转变为集中统筹,握指成拳办大事,优先保障5项“卡脖子”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生产急需项目、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改革科研辅助管理机制,为重大科研攻关团队配备财务助理,让科研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截至目前,西安热工院已拥有3个国家级、1个省级创新平台。

协同式组建创新联盟。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创新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任务型、体系化”的创新联合体和“国家队”。聚焦650℃高效超超临界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等领域,牵头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创新链上下游70余家单位组建创新团队,形成协同高效的基础共性技术供给体系,2021年,成功研制出700℃和650℃系列高温合金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材料性价比国际领先,有效推动世界首台650℃高效超超临界煤电示范工程建设。

任务型攻坚关键技术。建立“军令状”考核管理机制,开展“诚信+绩效+容错+负面清单”的考核管理模式试点,保障项目落地见效。相关攻关团队一举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其中建成行业领先的电力网络安全实验室,投运全国首家千万点秒级国产实时新能源数据平台,增强了我国发电领域工控系统本质安全和智能化水平,确保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8. 中国建筑:多措并举 务求实效 加快推进子企业外部董事队伍建设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坚决扛起子企业外部董事队伍建设的主体责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从平滑进入合规运行,到信息对称提高管控效能,再到精准授权赋能子企业”原则,聚焦建章立制、选优配强以及支撑保障,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外部董事队伍,推动子企业加快建设专业尽责、规范高效的董事会,助力企业“一创五强”战略目标实现。

聚焦建章立制 加快完善制度机制

中国建筑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与子企业上下联动一体推进董事会和外部董事制度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为董事会有效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功能作用和外部董事履职尽责提供了制度保障。

强化规范董事会制度体系建设。公司制定二级子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办法、子企业董事会工作规则、董事会评价办法,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工作方案、子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指引等一系列制度方案,指导“应建尽建”子企业加强规范董事会建设,为外部董事行权履职创造良好制度条件。

构建外部董事管理“1+N”制度体系。公司从外部董事选聘管理、考核评价、日常管理、履职支撑等7个方面21项内容入手,制定二级子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以及二级子企业外部董事评价管理附则、薪酬管理附则、履职管理及履职保障工作指引3个管理附则,形成了子企业外部董事管理的“1+N”制度体系,为加强外部董事管理、强化履职支撑奠定了制度基础。

推动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向子企业贯通。公司通过指导“应建尽建”子企业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制定董事会决策事项权责清单、完善外部董事履职支撑保障制度等方式,要求子企业全力打造系统完备、机制明确、运行有效的董事会建设和外部董事管理制度体系,切实保障董事会规范运行、外部董事高效履职。

聚焦选优配强 加快锻造过硬队伍

中国建筑切实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突出政治标准和专业能力,着力拓宽来源渠道,全力打造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履职动力足的子企业外部董事队伍。

把好遴选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突出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严格把好政治关、专业关和廉洁关,注重遴选熟悉企业发展战略、治企经验丰富、有专业特长的人员进入子企业外部董事人才库,目前人才库已有180余名外部董事人选。

把好配备关。注重考察人选的工作实绩、一线经历以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从严选聘80余名外部董事。创新采用“小组制”模式配备二级子企业外部董事,即每组由4人组成,其中1人为召集人,每组任职不超过3家企业,以提升整体履职能力、降低磨合成本。同时,在小组成员的配备上,充分考虑子企业经营特点、业务规模等因素,科学搭配、差异化确定任职单位,与内部董事形成专业经验的多元、能力结构的互补。

把好考核关。推行“2+2+2”评价模式,注重考准考实外部董事履职表现,即从行为操守和履职贡献2个方面开展评价,既关注外部董事忠实、敬业、作风等方面的表现,又看重其在促进科学决策、推动改革等方面的作用;由集团总部和任职企业2大主体进行评价,既从集团角度评价外部董事贯彻出资人意图的情况,又从任职企业角度评价外部董事履职尽责情况;从单个任职企业的个性评价和所有任职企业的多角度评价2个方面综合认定评价结果,避免厚此薄彼、平衡照顾现象的发生。

聚焦支撑保障 加快提升履职水平

中国建筑专门在总部层面新设外部董事管理部,全面加强和规范子企业外部董事履职管理和服务保障,全力打造“外董之家”,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促进外部董事更好履职尽责,并加强与集团企业策划与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联动,各司其职,共同抓好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和外部董事管理工作。

实施“定期制”培训。公司定期实施“四个一”培训机制,即每月举办1期外部董事沙龙、每季度召开1期外部董事座谈会、每半年举办1期董事及董事会秘书培训班、每年度开展1次述职综合评价,全面加强对外部董事的政策宣贯、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确保外部董事及时了解掌握各项政策要求,规范高效履职。

实施“清单式”指引。公司编制子企业外部董事履职指引清单、履职保障工作措施清单,加强和规范外部董事履职行为及保障措施。其中,履职指引清单从履职职责、权利、义务及管理4大类别入手,明确了27个履职要点,直观清晰地呈现了外部董事的履职要求;保障工作措施清单从政策指导、业务培训、工作调研、信息交流等7个方面提出21项工作措施,强化了外部董事履职尽责的保障措施。

实施“常态化”沟通。公司定期编发外部董事履职简报,开设履职动态、外部董事之声、基层传真、政策问答、他山之石等栏目,持续打造外部董事工作交流平台;优化外部董事OA账号组织关系设置,增加外部董事管理部权限,及时向外部董事传阅企业相关文件;建立外部董事工作群及子企业外部董事工作沟通群,每周分享“外董资讯”,加强与外部董事、子企业董事会工作部门的日常沟通。

9. 南方电网:发挥体制优势 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打通产学研用通道,高质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南网特色且行之有效的领导、组织和管理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成功经验,为加快实现能源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南网力量”。南方电网建成投运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昆柳龙直流输电工程,创下19项世界第一。伏羲芯片获得国资委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称号。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攻关组织领导

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专项部署落实。公司党组是攻关的强大后盾,南方电网党组高度重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集团公司主要领导挂帅,指导推进。顶层设计为攻关提供政策保证,南方电网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司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公司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提供了保证。业绩考核为攻关提供动力支持,南方电网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引导各单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快推进各项攻关任务落地落实。

构建高效体系 优化攻关体制机制

创新研发组织模式,强化协同创新,强化实施管控,强化考核激励,层层压实责任,攻关任务重点督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组建创新联合体,快速实现技术攻关、样机研制、工程化验证和产品迭代制造,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将国家的重大科技创新战略、目标考核、资源配置与运用市场激励机制有机结合,共同发挥优势作用,形成具有激励性、系统性的技术研发环境。建立导向明确的攻关项目策划机制,聚焦电力行业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系统梳理“卡脖子”难题,策划部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瞄准攻关成果产业化方向,加强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攻关项目策划,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化集成水平。建立周密的攻关项目组织机制,建立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研究和解决项目实施的重大管理问题,重点开展跨部门、跨单位工作的协调;对照攻关任务,制定攻关行动计划,实施挂图作战,建立以任务专员为核心的联动、协同、高效的沟通联络机制。建立跨部门的共同攻关机制,打破业务部门协作壁垒,共聚合力保攻关;改变以往业务部门“各自为战”的局面,专业业务部门按照“管业务要管创新”“管业务要管成果应用”的要求,全面参与指导攻关。

抓好资源配置 强化攻关政策保障

推动党建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深度融合,强化攻关团队配备和专业技术人才保障,加强攻关制度建设,确保攻关任务务期必成。强化党建引领,在攻关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组织带头攻坚克难,推动党建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深度融合,确保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分片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带头承担攻关任务,扛起重点、难点攻关责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人员配备,重大科研任务由主要领导挂帅督办,责任单位(责任部门)分管领导担当攻关任务负责人,有力保障任务整体推进与沟通协调;发挥专家作用,选派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担任攻关任务技术负责人;实施攻关任务团队组建新模式,关键子项实施“项目选人”策略,实现子项与人才高度匹配。强化资源保障,建立攻关项目立项决策的绿色通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整合立项工作流程,压缩项目审批时限,进一步简化手续,全面优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投资,加快重大项目推进实施。强化制度建设,印发《公司重大科研项目工作指引》,强调从做好前期策划、加强组织管理、加强实施管控、加强验收把关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建立攻关容错制度,印发《公司创新活动容错管理办法》。

聚焦双链融合 促进攻关成果转化

坚持价值创造,始终把工程示范应用作为攻关成效的检验标准,以重大工程为牵引带动示范应用,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以实际应用为检验,确保攻关成果能用好用。建立设备运输安装、验收运维的工程应用全链条监控机制,保障设备运行可靠,确保设备“能用”;采用多方论证与数据验证相结合的检验机制,保证设备性能更优,确保设备“好用”。以重点工程为引领,促进攻关成果示范应用。带动国内制造厂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攻关,全面主导产品设计、问题分析和技术攻关,牵引国内生产企业掌握设备制造核心技术,形成“研发-制造-攻关”的快速联动机制。落实首台套和推广应用目录,促进成果规模化应用。积极申报国家能源局首台套认证,推荐优秀攻关成果纳入公司新技术推广应用目录,统筹指导各级单位开展规模化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推动攻关成果进入市场流通。建立国产化替代市场机制,联合上下游企业建立完善的“研发-应用-采购”市场化体系,积极推动电力装备国产化市场建设,逐步扩大国产自主可控设备采购比例,大幅提升国产电力装备市场占有率;实现攻关成果产业化应用,促进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

突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构建“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模式,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成投运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昆柳龙直流输电工程,创下19项世界第一;伏羲芯片获得国资委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称号;“用于并行冗余协议网络中的时钟输出控制方法和系统”专利被评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国际首台基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原理的高压交流经济型限流器通过试验验证;世界首台输电级160kV超导直流限流器性能指标国际领先;“5G+数字电网”创新实践取得全面突破,成果获得通信领域世界级大奖。促进产业链跨越式发展——投产全球首个三相同轴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和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经济型高压交流限流器示范工程,研制出具有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系列产品,规模化应用1.5万余套,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引领”。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国产高压电缆绝缘料实现100%自主可控;大容量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从整机到组部件的全链条国产化;首支国产±800kV柔性直流穿墙套管带电投运,各项运行指标良好;掌握国际领先的小微传感技术,成功化解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了高端电工装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保障了能源供应链安全,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