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作者:金茂律师事务所 韩正 律师 施君 律师 张超 律师 李奕轩 律师助理
摘要:金茂律师事务所长年耕耘于跨境金融领域,帮助企业在该领域进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以及解决方案设计。我们将持续关注跨境金融领域行业动态、国内外法律法规以及最新监管案例,并进行分享。
目录
一、行业动态
1、FCA因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区别对待陷入财务困境的客户对其罚款540万英镑
2、FCA公布非金融不当行为调查结果
3、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
4、香港金融管理局成立CMU OmniClear Limited
5、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
二、监管政策
1、EBA明确将ART和EMT划分为重要代币的程序以及其和主管当局之间监管权力的转移
2、欧洲监管机构就SFDR下的主要不利影响披露发布2024年联合报告
3、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做好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
三、金融数据
1、BIS公布截至2024年6月底的国际银行业统计数据和全球流动性指标
2、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9月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数据
3、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2024年9月香港货币统计数字
一、行业动态
1、FCA因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区别对待陷入财务困境的客户对其罚款540万英镑
因未能公平对待陷入财务困境的客户,英国金融监管局(FCA)对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处以539.76万英镑的罚款。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已同意向约11万名因其失误而可能受到伤害的客户支付超过2150万英镑的赔偿金。在2017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期间,大众汽车金融公司未能了解客户的个人情况,也未能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在未考虑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将汽车从弱势客户手中夺走。这有可能使人们陷入更糟糕的境地,特别是如果他们依靠汽车上下班的话。大众汽车金融公司的失误因模板化和自动化通信的不良而加剧。在FCA的努力下,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制定了一项补偿计划,对受影响的客户进行赔偿。该公司对客户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沟通进行了改进。它还引入了新的债务催收模式。(来源:英国金融监管局 网站)
2、FCA公布非金融不当行为调查结果
英国金融监管局(FCA)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旨在更好地了解企业如何记录和管理非财务不当行为指控。对1000多家投资银行、经纪公司和批发保险公司的调查发现,2021年至2023年期间报告的指控数量有所增加。在启动调查时,FCA曾明确表示,数据很可能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例如,投诉数量多可能说明文化健康,人们觉得可以畅所欲言,相信会有人倾听他们的意见。而报告率低则表明情况恰恰相反。在调查覆盖的3年中,欺凌和骚扰(26%)以及歧视(23%)是记录最多的问题。然而,大量的“其他”问题(41%)表明,对个人不当行为问题进行分类是多么困难。FCA发现,各公司通过各种机制发现问题。一些公司利用内部系统发现潜在问题,但正式程序和举报是最普遍的发现方法。分享这些发现,是为了让各公司能够根据同行分析来衡量自身的报告情况,并考虑其报告和调查可能的非财务不当行为的流程是否仍然适当。行业协会将在协调全行业分析和行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来源:英国金融监管局 网站)
3、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向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各方明确业务流程、操作要素、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中国人民银行委托特定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与符合行业监管部门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互换交易。互换期限1年,可视情展期。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招投标确定。可用质押品包括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和公募REITs等,折扣率根据质押品风险特征分档设置。通过这项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投向资本市场,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目前获准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证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自2024年10月18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参与机构需求正式启动操作,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网站)
4、香港金融管理局成立CMU OmniClear Limited
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成立 CMU OmniClear Limited(CMU OmniClear)。该公司为外汇基金的全资附属公司,将协助香港金融管理局营运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CMU目前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属下单位营运。CMU OmniClear的成立是为了让CMU的发展更商业化,在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合约安排下,营运CMU及开拓新的业务发展机会。CMU OmniClear会建立独立的管治架构和营商文化,并预期在2025年1月开始营运CMU。香港金融管理局仍会是CMU的拥有者及营运者。CMU和系统成员的合约及与其他系统建立的联网仍属于香港金融管理局。而有关CMU的活动和服务方面的重大策略和政策仍会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厘定。(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 网站)
5、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提出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愿景,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区内可持续金融中心的地位,支持亚洲以至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包括四个方面的八大目标:I.银行业迈向净零排放。1.所有银行致力在2030年或之前达至自身营运净零排放,及在2050年或之前达至融资净零排放;2.所有银行增加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的透明度。II. 投资可持续未来。3.外汇基金「投资组合」在2050年或之前达至净零排放;4.透过投资支持区内转型。III.净零融资。5.将香港打造为区内以至全球首选的可持续发展融资平台;6.催化可持续金融创新。IV.更具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7.支持高质量及全面的可持续披露;8.填补区内可持续金融的人才和知识缺口。(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 网站)
二、监管政策
1、EBA明确将ART和EMT划分为重要代币的程序以及其和主管当局之间监管权力的转移
欧洲银行监管局(EBA)发布一项决定,规定了与资产参考代币(ART)和电子货币代币(EMT)重要性评估以及监管责任移交相关的程序问题,包括为重要的资产参考代币(s-ART)和重要的电子货币代币(s-EMT)设立监管机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规定了针对ART和EMT发行商的新监管制度,其中包括由EBA对ART和EMT进行重要性评估和重新评估,将监管责任从国家主管当局转移到EBA,以及为s-ART和s-EMT设立监管机构。EBA在其决定中详细说明了以下程序方面的问题:如明确了s-ART和s-EMT发行人的报告义务,以及与建立监管机构相关的数据报告;规定了不同的模板,以促进程序的实施,包括国家主管当局通知ART和EMT发行人自愿分类请求的模板,以及发行人、发行人所在成员国主管当局、欧洲央行和相关中央银行就EBA关于将ART或EMT归类为重要资产或不再将其归类为重要资产的决定草案提供书面意见和评论的模板等。(来源:欧洲银行监管局 网站)
2、欧洲监管机构就SFDR下的主要不利影响披露发布2024年联合报告
欧洲监管机构根据《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SFDR)发布了关于披露主要不利影响的第三份年度报告。该报告评估了根据SFDR披露的实体和产品层面的主要不利影响(PAI)。这些披露旨在说明金融机构的投资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银行和养老基金为减轻这些影响所采取的行动。调查结果显示,金融机构已提高了PAI披露的可获取性。金融产品所披露信息的质量,以及PAI报表的总体质量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一些国家主管当局也报告称,其国内市场在遵守SFDR披露方面略有改善。展望未来,该报告包括向国家主管当局提出的建议,以确保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做法进行统一监管,以及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建议,以对 SFDR进行全面评估。欧洲监管机构还根据对国家监管机构的调查,编制了一份与披露的位置、清晰度和复杂性有关的良好做法概览。(来源:欧洲银行监管局 网站)
3、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做好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会同上海市委金融办、上海金融监管局、上海证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工商联印发《做好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七个方面的工作举措:一是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上海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金融支持,重点服务好初创型成长型科技企业,拓宽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对科技金融的引导激励。二是丰富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健全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绿色金融保障措施和配套制度。三是支持中小微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壮大,提升民营经济融资便利度,助力落实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优化民生领域和重点群体的金融服务供给。四是高质量发展养老产业金融,丰富个人养老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五是稳妥开展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扎实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打造健康的数字金融生态环境。六是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组织架构体系,引导各类银行和非银机构分工协作,积极组建专业高效的经营队伍。七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注重风险防范和管控,做好政策宣传和引导,强化统计监测和经验总结。(来源:上海金融官微 微信公众号)
三、金融数据
1、BIS公布截至2024年6月底的国际银行业统计数据和全球流动性指标
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截至2024年6月底的国际银行业统计数据和全球流动性指标,主要内容:一、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跨境银行债权变化不大。在上一季度出现大幅增长之后,本季度的索偿额略有下降,降幅为110亿美元。二、第二季度,跨境银行信贷仅增加了360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6%。发达经济体的信贷年增长率为6%,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信贷年增长率加快至3%。三、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美元信贷继续收缩。相比之下,以人民币计价的信贷进一步增加,主要是对亚太地区的借款人。四、国际清算银行全球流动性指标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非银行的美元外币信贷小幅下降。银行贷款略有下降,而国际债券发行量保持增长。(来源:国际清算银行 网站)
2、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9月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数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9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4.8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51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9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56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20.9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95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9.5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35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5.2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15万亿美元)。2024年1-9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215.1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27万亿美元)。(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网站)
3、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2024年9月香港货币统计数字
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认可机构的存款总额在2024年9月份上升0.8%,其中港元存款及外币存款分别上升0.9%及0.6%。由年初截至9月底计,存款总额及港元存款分别上升5.8%及2.5%。香港人民币存款在9月份上升0.2%,于9月底为10,163亿元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于9月份为12,672亿元人民币,而8月份为12,679亿元人民币。9月份贷款与垫款总额上升0.5%,由年初截至9月底计则下跌2.1%。其中在香港使用的贷款(包括贸易融资)及香港境外使用的贷款在9月份分别上升0.5%及0.8%。由于港元存款上升而港元贷款下跌,港元贷存比率由8月底的79.3%,下跌至9月底的78.4%。在香港使用的贷款(包括贸易融资)继上季上升0.3%后,在2024年第3季按季下跌0.8%。9月份港元货币供应量M2及M3均上升0.9%,与去年同期比较均上升3.0%。9月份经季节因素调整的港元货币供应量M1上升3.6%,与去年同期比较上升3.2%。货币供应量总额M2及M3于9月份均上升0.6%,与去年同期比较,M2及M3均上升8.5%。(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