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专刊
北京分所入选李宁集团律师库暨成功举办“商业+体育之赛事赞助”研讨会

2025年2月,上海市金茂(北京)律师事务所通过层层选拔,荣幸地入选李宁集团/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外聘律师库。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由“体操王子”李宁先生创立于1990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体育品牌之一。以“用运动点燃激情”为使命,秉承“以体育精神服务大众”的品牌核心价值观,与生俱来的运动基因和“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精神始终贯穿在李宁品牌的发展历程中。2025年,李宁集团成为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2025至2028年期间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跻身源自中国并被世界认可的,具有时尚性的国际一流专业运动品牌。

金茂(北京)律师事务所系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自2023年8月成立以来,专注涉外争议解决及公司、民商法律事务,在体育法领域的深耕独树一帜,连年入选国际权威法律评级机构Who's Who Legal“体育与电子竞技”领域全球领先律师榜单及Client Choice客户首选名单。

2025年2月14日,北京分所负责人蔡果律师与曾任复星体育集团商业总监、现在英国拉夫堡大学攻读体育营销与管理博士学位的孙杉杭老师联袂在北京李宁中心举办了一场以赛事赞助为主题的“体育+商业”研讨会。孙老师从企业赞助赛事权益激活切入,主讲商务版块;蔡律师则从体育组织的法律性质与权利边界出发,通过新鲜生动的案例抽丝剥茧赛事赞助相关的争议预防与解决全链条,为涉足赛事赞助的企业提供了实务指南。

一、认清体育组织的本质

开宗明义:作为赛事创始者,体育组织往往自恃赛事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在谈判中占据强势地位,甚至可能设置“霸王条款”,要求赞助商不得修改合同内容。对此,蔡律师针对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赞助商应将体育组织视为普通商业主体,基于市场规则进行平等谈判;其次,通过积极开拓新标的改善自身谈判地位,并最大化激活赞助权益,分散风险;最后,企业需要将风险防范意识提前,早在项目筹备与合同起草的过程中就应当有意识地构建争议预防与解决机制。

二、开拓赛事赞助新标的

鉴于体育组织“待价而沽”的强势心态,蔡律师对有意通过赞助赛事拓展知名度的企业提出“开源节流”建议:通过剖析近期樊振东等“国手”促使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修订“不参赛就罚款”等不合理规则、欧超联赛夭折、国际滑联处罚机制违反欧盟竞争法认定等标志性案件,指出企业既可以关注传统体制以外的新兴赛事,又需考虑到新兴赛事面临不稳定、受众不广以及诉累不断等问题。能够与固有传统机制对抗的“天选之人”是樊振东、C罗这类荣誉等身、话语权日渐强大的体坛明星;企业可以考虑联合优质体育明星的力量,增强己方在与体育组织合作过程中博弈的势力。

三、预防争议的关键条款设计

针对争议预防机制,蔡律师结合多年实务经验,系统梳理出体育赛事赞助合同十大关键条款设计指引:

(1)权利限制体系:须注意地域限制、品类限制及排他限制等限制性条款;

(2)续约机制设计:赞助方应争取在续约事项上占据主动权,对于长期合同应配套设计合理的解约条款;

(3)费用支付结构:采用分阶段支付模式,避免一次性付清赞助总费用,付款节点与具体赛事进程及具体权益挂钩;

(4)税务合规:涉及跨境支付,应明确约定中国税风项下国内付款方代扣代缴义务并在合同中约定含税的应付总额及币种;

(5)赛事风险预案:针对赛事取消、变动与延期等设置相应磋商机制;

(6)解约条款:除常规解约条款外,建议将名誉损害、商业贿赂等情形纳入解约及赔偿事项;

(7)适用法律:争取适用中国法,若必须适用瑞士法等外国法律,需特别注意其相较于中国法的特殊之处;

(8)争议解决机构:国际争议优先选择中国法院或中国(包括香港)仲裁机构,次优方案为国际体育仲裁院(Court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s,“CAS”);国内争议推荐选择北京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商事仲裁机构;

(9)协商与调解:在争议解决条款中加入协商、调解等前置阶段以争取“缓冲”;

(10)费用承担:明确约定由败诉方承担法院/仲裁费用,各方承担己方律师费用。

四、争议解决案例分析

顺应李宁集团新近成为中国奥委会官方赞助商的新发展,蔡律师以多起知名运动员代言纠纷为例,分析了体育组织、单项协会以及运动员在代言、赞助事宜中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并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出实务建议:

(1)规则话语权建设:赞助商可通过了解和熟练运用国际体育组织商务规则,参与这类规则在国内落实的规则制定(例如禁止在登台领奖时遮住官方赞助商标识),并制定配套争议解决机制;

(2)行政保护协同:在充分熟悉《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等中国法律法规基础上,建立与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沟通机制,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沟通与联动;

(3)从过往案例中探索争议解决方案与维权路径:赞助企业可以通过梳理此前官方赞助商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早寻求解决方案,争议初始尽早让法务介入,帮助沟通及固定必要证据。

研讨过程中,孙杉杭老师结合其最新的学术成果,展开讨论了赞助企业如何通过“三要素态度模型”激活赞助权益,为企业的赞助行为达到“开源节流”、提升品牌影响力的目的,并以C罗中国行争议为例,对高关注度事件引发的公关危机提供了化解思路与建议

与会人员涵盖了企业商务及法务部门同仁,纷纷对本次研讨给予了热情良好的反馈。金茂(北京)律师事务所本次入选李宁公司律师库,是继北京分所三名律师齐齐入选东城区首批涉外律师人才库的又一可喜里程碑,标志着金茂北京分所在打造涉外业务及体育产业精品法律服务的道路上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