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上海市律师协会环境资源与能源专业委员会和金融工具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了“碳金融法律服务产品研讨会”。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荣良、合伙人万美、律师黄启荣、律师杨晓凤出席线下活动。
会议伊始,上海律协环境资源与能源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资能委”)主任吴荣良律师向大家介绍了环资能委在过去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在本月17日召开的第十二届上海律师代表大会上,上海律协向环资能委颁发的“2022年度上海市律师行业贡献奖”的奖状和奖杯,并衷心感谢环资能委全体委员的辛勤工作。
研讨会上,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环资能委委员万美律师以“绿色金融风险的分类与管理”为题进行了分享。
万律师是全球金融专业人士协会(GIFP)认证的注册绿色金融分析师(CGFC)。万律师在会上介绍了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政策体系,并结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碳金融产品(JR/T 0244—2022)》等文件,分享了主流学者对绿色金融风险的分类、来源与传导机制的观点,并结合ESG风险评级、碳金融产品标准及发展现状,与律师同行探讨了绿色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业务机会与启示等。
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律师、环资能委秘书杨晓凤律师作主题为“《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要点及其影响”的分享。她介绍道,《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以下简称“新电池法”)已正式生效,将于2024年2月18日起实施。
《新电池法》适用于欧盟市场内所有电池(除军事、航天、核能等特种用途外)的所有制造商、授权代表、进口商、分销商、服务提供商,以及任何其他自然人或法人。《新电池法》旨在规范在欧盟销售的所有类型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对电池在生产阶段、质量把控阶段、经营管理阶段、报废回收阶段提出了合规新要求。
在生产阶段,《新电池法》要求,自2026年8月起,所有电池都需要附有含电池基本信息的标签、“单独收集”符号,特定的电池还需带容量信息、超限物质化学符号;自2027年2月起,所有电池都要符合欧盟要求的二维码,投放市场或投入使用的LMT电池、容量大于2kwh的工业电池和电动汽车电池还应有“数字护照”,记录电池制造商、材料成分、可回收物、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
根据《新电池法》,在质量把控阶段,电池制造商需按规定程序开展合格评定,其中碳足迹、再生原材料成分及供应链尽职调查需经有资质的机构验证;在经营管理阶段,电池制造商、进口商、经销商等市场主体有义务制定供应链尽职调查计划,以评估和降低与原材料采购有关的风险。
在报废回收阶段,《新电池法》秉持着谁生产谁回收、谁进口谁回收的原则,要求电池制造商自费组织废旧电池的分类收集、运输、回收处理等事宜;同时,需提供关于电池的信息,包括报废信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如何正确处理废旧电池,并确保废电池能够被正确回收和处理。《新电池法》还规定了最低回收目标,并提出随着回收技术的进步,欧盟将逐步提高最低回收目标。可见,《新电池法》最直接的影响是电池制造商的成本增加。
环境能源与ESG是金茂所的新兴专业和特色服务领域之一。2019年,金茂所代理的常州“毒地”环境公益诉讼案获“2018律界公益榜单十大公益法律服务奖”。2021年和2022年,金茂环境团队受邀撰写 《钱伯斯全球法律实务指南-环境法》(Chambers Global Practice Guides –Environmental Law)之中国篇。
2023年9月12日,国际知名法律评级机构LEGALBAND公布了“2023年度LEGALBAND中国律师特别推荐榜15强:ESG与绿色经济”榜单。金茂所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高品质的法律服务能力和良好的业界口碑获得推荐,合伙人吴荣良律师荣誉登榜。2022年6月,金茂环境法团队出版了“金茂法律丛书”之《环境法律实务 争议解决与合规发展》,团队律师结合自身服务公司企业环境合规管理的实务经验,从公司企业如何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防范和应对潜在的法律责任风险出发,梳理了公司企业从建设项目、日常营运到退场的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法律风险管理要点、指导企业防范和降低环境法律风险。